David Mumford

Mumford 果然气宇轩昂。久闻其名,今日方才得以一见。
 
进门的时候发现Mumford站在门口,对所有人微笑,虽年迈70大几,头发依旧不显苍白之色。让我惊讶的是,他的发型是中长发,然后梳在后面扎了个小辫子,属于很活泼大气的艺术派风格。
 
今天的talk是关于东方数学体系。Malik也在场,是当天的主持人。在开头的十分钟,Malik兴致勃勃的以敬仰的语气介绍了Mumford,并列举了Mumford 1, Mumford 2 etc。逗得大家大笑。
 
最为彪悍一幕的是,在Mumford talk的过程中,有个人站在后面不远的地方,直接和Mumford argue,一定要发表所谓的comments,观点针锋相对。在场的malik和另外一个主持人竭力控制场面,终于把这个人跳过了。 Mumford表情虽然很惊讶,但是还是很大气的接着给talk。
 
我离开之前跑过去近距离听了一下他与几个人的讨论,感觉以前多少次提及此人,亲眼所见,气质果然不凡。就像一个经历了世事浮华的人,端着一杯清茶,坐于古城一角,笑谈天下风云一般。他似乎不曾老过,年龄给予的是成熟与镇定,而不是岁月的无情。
 
最值得一赞的是时候提供的小吃,好大的草莓,尝着味道也不错。虽然外面下着大雨,我淋着回家,全身湿透。但是就冲着Mumford还有草莓,值了。
 
 
 

数学的重要性 zz 杨振宁: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

灵致按:别的可以不谈,从中可以看出数学的重要性所在:把所有的问题显示的推导,然后从结果上反思宏观的原因,这才是理解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方法!
 
数学,真的,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多思考数学,是对我们思维最重要的锻炼。哪怕所学的数学很抽象,用心去想,总能够有很好的收获。学数学不是记定理,而是用数学的语言,理解我们世界的模型。
 
 
 zz 杨振宁: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3 14:52:03 2010,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anticnn (anti-cnn),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杨振宁: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r 23 02:28:09 2010), 站内

  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及《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

  作者:杨振宁

  《李政道传》(简称《2010李传》)是一本介乎传记与口述历史之间的著作,
作者是传主李政道的多年助手。由于书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我本人,以及我与李合
作的细节,而所说的或则没有包括全部事实,或则根本错误,很容易造成歪曲、
偏颇的印象,我不得不作回应,以正视听。我要说的,只限于能够根据文献讲清
楚的几件较大的事情。书中许多材料都源自2004年由季承领头编辑的《宇称不守
恒发现之争论解谜》(下称《2004解谜》),所以下面多处也要涉及此书。

  I.


  《2010李传》58页有下面一段关于我1948年博士论文的文字:

  “第二个问题,虽然李政道给出了答案,但他那时正忙于天体物理的问题,
没有深入去研究。吴大猷先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一定要李政道回芝加哥后
把答案写出来。李政道尊重吴大猷先生的意见,回芝加哥后在他所住的国际公寓
里算这个问题。杨振宁来了,看到李政道正在做计算,于是问李政道算什么,李
政道对他说了。后来,杨振宁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计算,成了他的毕业论文。”

  这段文字讲了些事实,可是没有讲全部事实(The Whole Truth),更没有
讲最重要的事实。事实是:当时有一个谜团困扰许多研究β衰变的学者:β-γ
关联(correlation)的计算往往是大算一阵子之后,发现许多项都互相消去,结
果非常简单。Uhlenbeck和他的学生Falkoff就被此谜团困扰。
[Uhlenbeck(1900-1988)是发现电子自旋的物理学家,许多人认为他应该得诺贝
尔奖。]吴先生从Uhlenbeck那里知道这谜团的重要,所以要李去算。此前我已
经在研究此问题,而并不是和李谈了以后才开始研究此问题。但我却没有大事计
算,而是去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项相消!

  想的结果是:对称原理是多项相消的内在原因,从而推广此原因,写了我的
博士论文。全文发表后只有9页篇幅[Phys.Rev.74,764(1948)],其中的定理立刻
引起核物理学界的广泛注意。1950年代最有名的核物理学教科书Blatt and 
Weisskopf, Theoretical Nuclear Physics就多处引用了我的这些定理,例如:

  “杨的普遍定理也适用于此例。”(译自该书1952年版639页)

  (对称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一个中心观念。我的这篇1948年的博士论文,后
来的杨-Mills、宇称不守恒、1974年的规范场积分形式等工作,都是关于对称的
工作,其中尤以杨-Mills的规范场理论为极重要。请参阅《2009 Dyson》。)

  II.

  《2010李传》第四章多处明示或暗示李是费米的博士生,而杨不是;《2004
解谜》第14问答中也如此说。这同样是只讲部分事实,以偏概全。

  我确实不是费米的博士研究生,李是。可是我是费米的得意学生,而李不是。
证明一:费米在芝加哥的九年教过不少学生,其中只有我和他联名发表过理论物
理文章[Phys.Rev.76,1739(1949)]。证明二:1948年春费米为了弄懂Schwinger
对重整化的工作(这是当时最红的研究领域),每星期两、三个上午在他的办公室
中讨论此工作。(见《1983杨》6页)参加的除费米外,有两位教授:Teller与
Wentzel,与五位研究生:Chew、Goldberger、Rosenbluth、Steinberger与我,
没有李(讨论了数周,结果由Goldberger整理成49页的文件。但Schwinger的计算
很难懂,我们的讨论完全失败)。证明三:费米出差的时候,常请我代课,从没
有请李(见《2004解谜》110页)。证明四:费米于1954年11月28日因癌症逝世,
享年53岁。他最后住医院期间我专程自美国东岸飞往芝加哥去看他(《1983杨》
307页)。李没有去看他。证明五:费米逝世以后,Segre为编辑费米的全集邀我
写了一篇文章(《1983杨》48页)。没有邀李。等等。

  III.

  《2010李传》第六章提到了“与杨振宁的合作与疏离”,所谓“疏离”是指
1952年我们两篇统计力学文章的排名次序问题;《2004解谜》的第8问答也是关
于此问题的。

  首先,需要指出,整体而言,统计力学向来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不是
李的领域。从1944到1952年,我单独在此领域发表过五篇文章,其中关于二维晶
格系统自发磁化的文章是此领域的一个突破。李一生一共只发表过12篇统计力学
文章(《1986李》第一卷viii页),其中11篇都是1952-1960年间和我合作的成果,
这清楚显示了他在此领域所处位置。而我们1962年分手之后,我在此领域继续工
作,发表了很多文章,其中1967年与1969年有关一维系统的两篇都具有开创性意
义。1999年我获颁Onsager奖,那是此领域最重要的奖项。近年我重新回到此领
域,在2008至2009年间又已经发表了六篇文章。

  至于前述引起排名问题的那两篇文章的背景是这样的。1951年秋天李来普林
斯顿,此时他尚未在统计力学领域有任何学术成果。我向他介绍了我上述那篇二
维晶格自发磁化的文章,从此文开始我们企图进一步推广。《2004解谜》对这次
合作是这样描述的:

  “当我(李)于1951年秋到达高等研究院时,讨论的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是伊辛
(Ising)模型。那时候,杨刚好完成了他的两维伊辛模型的磁化计算,想继续在
这一领域工作。由于我在芝加哥时,曾听了乔和玛丽・迈耶(Joeand Maria Mayer)
的统计力学课,迈耶的凝聚理论总是使我入迷。自然,我们的讨论就很快集中到
就伊辛结果向气-液相变的推广。”(《2004解谜》参考文献235-236页)

  这两篇文章很有名,是经典文献,都是由我执笔写的。其研究态度与方法今
天都公认为是我的风格。当时把两篇文章都签名为杨—李,是正常的次序。可是
我起先竟计划两篇文章的签名都把李放在前面,后来部分地接受了杜致礼的忠告,
签名才变成一篇杨李,一篇李杨。这是什么缘故呢?(《2002杨传》207页)

  回答:《1983杨》571-585页表列了我1981年以前所发表的所有文章。根据
这个表,1945年到1956年底我在美国发表的两个人签名的文章共有13篇:

  依字母次序(八篇)

  Fermi and Yang 1949

  Lee and Yang 1952

  Lee and Yang 1955

  Lee and Yang 1956

  Lee and Yang 1956

  Huang and Yang 1956

  Lee and Yang 1956(Parity paper)

  Lee and Yang 1956

  不依字母次序(五篇)

  Yang and Tiomno 1950

  Yang and Feldman 1950

  Yang and Lee 1952

  Yang and Mills 1954

  Yang and Mills 1954

  不依字母次序的四位合作者,李以外的三位:Tiomno、Feldman和Mills都感
谢我带着他们写了文章,都和我是终身朋友。其中Mills(1929-1999)于1999年身
患癌症,还参加了我在石溪的退休研讨会。更早在1992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庆祝我
70岁生日的学术会议上他作了一个演讲(《1995刘丘》,199页),其中头一段讲
到他和我在1953-1954年的合作经过,翻译如下:

  “我十分高兴,也十分光荣,应邀为庆贺我的老朋友佛兰克杨写此文章。我
很幸运,也很愉快,终身和他的名字并列。物理学者与学生在碰见我的时候往往
说:“哎呀,你就是杨-Mills的Mills?”我就要解释我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一
些有用的贡献,但当幸运之神把我们安排在一起时,我的经验尚浅,而佛兰克杨
当时,(与现在),是既聪明又对比他年轻的物理学家十分慷慨。”

  Mills说我曾慷慨帮助比自己年轻的物理学家,大家都知道其中第一位就是
李政道。我当时把他当作是我的弟弟,尽力培植(《2002杨传》506页)。

  后来我曾尽力培植吴大峻(哈佛大学教授)。他也终身感激,在1992年的一篇
名为“杨教授与我”的文章中他有这样几句话关于1950年代他和我的合作:

  “虽然杨教授对此文的贡献比我多,但是他不肯和我联名发表,因为他要帮
我巩固我的学术地位。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一直到五年以后,1964年杨教
授才和我第一次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译自《1995刘丘》,448页)

  又有几句话关于后来1964年他和我的合作:

  “因为那时我已有永久聘书,所以杨教授终于同意和我联名发表文章。那就
是上面所提到的我们的第一篇联名文章。此文章今天还常被引用。”(同上,449
页)

 IV.

  《2010李传》94页有一段话提到李和我在1955年的一篇文章
(Phys.Rev.98,1501):

  “这篇论文是否定杨振宁和米尔斯上述论文的。杨振宁自己否定自己的论文,
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2004解谜》问答(8),38页中也有类似的话:

  “1955年,我们合写了一篇否定杨和米尔斯《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
性》出发点的文章,在《物理评论》上发表。”

  这篇1955年的文章很短,印出只有不足一页,而全文不但没有任何否定1954
年杨—Mills文章的意思,反而是该文的申延。此文第二段清楚地说明其用意:

  “杨与Mills在讨论同位旋守恒问题时曾经涉及此问题。我们在此要讨论的,
则是重粒子守恒所引起的同类问题。”(译自原文)

  这样看来,李于2003-2004年接受访问时,恐怕并没有翻查原文;《2010李
传》的作者于2009年恐怕也同样没有查阅原文。可是在《2004解谜》的问答
(10),45页中李却说:

  “和杨振宁不一样,我说话一向是很谨慎的,对自己的为人,要求一向是很
严格的。”

  V.

  《2010李传》与《2004解谜》都再三讲“宇称不守恒思想之突破”发生于
1956年4月8日或9日,说Rochester国际会议(1956年4月3日到16日)结束后李与
Steinberger就重奇异粒子的产生和衰变作详细讨论,在讨论中李想到赝标量是
问题关键,说这是他的突破。《2004解谜》问答(3),5-6页上这样说:

  “……4月8日或9日,……我发现,用斯坦伯格实验中重粒子产生和衰变的
几个动量,便能很简单地去组织一个新的赝标量。用了这θ-τ以外的赝标量,
就可以试验θ-τ以外的系统宇称是否不守恒。而这些赝标量,很显然的,没有
被以前任何实验测量过。……这就是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底线是我现在
加上去的)

  两页以后再说:

  “这一切完全证明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是首先由我在1956年4月上旬独立
做出的,和杨振宁无关。”

  赝标量(pseudoscalar)是物理学中的一个观念,它确是化解θ-τ谜最重要
的钥匙。在1954-1956年间讨论θ-τ谜的文献中,它起先完全没有出现,第一次
出现于文献就是在1956年10月李和我的那篇后来得奖的文章中
(Phys.Rev.104,254),这篇文章定稿于该年6月22日。

  可是赝标量既非“在4月8日或9日”出现于θ-τ谜中,也非李“独自发现”
的:

  (A)赝标量出现的时间是5月中旬,是在苦思后“顿悟”出来的。铁证如下:

  那几年θ-τ谜是物理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题目,在上述最重要的Rochester国
际会议中我被邀请作关于θ-τ谜的总结报告。根据事后出版的会议纪录,李并
没有做任何报告,也没有就θ-τ谜发言。我的报告自然特别专注于奇异粒子
(strange particles),因为θ与τ都是奇异粒子。在会议之后两三个星期内,
李和我的研究起先依旧集中在奇异粒子。后来经过了下面几个重要阶段,最后才
发现赝标量的重要性(《1983杨》,26-31、183-188页):

  1.在五月初改变研究方向,不研究奇异粒子了,改研究β衰变。

  2.引进杨和Tiomno一篇1950年的文章(Phys.Rev.79,495)中关于β衰变的观
念,引入C与C'系数(《1983杨》190页,注7)。

  3.用了C与C'到β衰变研究,然后作了一、二星期的大算,发现许多项相消,
得到令人震惊的结论:“原来过去多种β衰变试验都并未证明宇称绝对守恒。”

  4.五月间我在Brookhaven报告此结果后,Walter Selove问我为什么会有这
么多的项相消?我一时不会回答。

  5.于苦思一两天以后,在五月中旬(前后)的一天才突然有了顿悟:要引入赝
标量的观念才能懂为什么多项相消。

  顿悟以后,我们像触电一样感觉我们和所有研究θ-τ谜的人,原来都非常
笨,一直没有想到赝标量。那天的这个顿悟,15年以后李在《1971李》中,曾有
声有色地这样描述(中文翻译见《2004解谜》,参考文献144页):

  “在我们把齐格班的书通读一遍之后,重新用新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所有的那
些老的公式,我们就十分清楚了,在那个时候,甚至连一个能证明在β衰变中宇
称是守恒的实验证据都没有。这说明我们是多么愚蠢!应该有一个极为简单的理
由,为什么所有那些复杂的干涉项C*iCj互相一一消除。当我们停止计算而思考
时,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里,我们就明白了,缺少证据的原因在于这样一个简单
的事实,就是没有人做过任何努力去从看来好像左右对称的安排中专门挑出赝标
量进行研究。”(底线是我现在加上去的)

  所以李于1971年还清楚地记得此顿悟,记得是在转换战场,改研究β衰变,
引进C与C'大算之后,是在5月中前后,不是在4月上旬。

  (事实上,如果赝标量之引入确实像李现在所说的那样,由他在4月8日或9日
发现,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于5月初引入C与C'大算β衰变呢?为什么还要等吴健雄
来做β衰变中宇称不守恒的工作呢?)

  (B)顿悟者是杨或是李?是杨。对此我没有铁证,但有80%至90%可信度的证
明:达到顿悟最关键的一着是一个C→C,C'→-C'的转换(transformation)。C与
C'是由我自我与Tiomno一篇1950年的文章引进的,是与对称有关的系数,而对称
是我的专长(见本文I节),所以才能终于想到了这不寻常的一着。(详见《1983杨》
28-29页)

  这个转换及其不寻常的作用在《1957 BNL 443》第18-20页有详细的说明。

  [上面I节所讲的当时(1948年)的大算与本节所讲的1956年的大算,都因为
利用对称原理,而可以化为不必要,显示出对称原理的深入重要性。对此重要性
的敏感与认识是我一生学术工作的一个特征。]

  VI.

  在《1983杨》的29-30页我曾描述1956年5月底前后我怎样写了初稿,打字后
成为Brookhaven的2819文件,于6月22日投稿到Physical Review,此原稿当还
在Brookhaven和Physical Review期刊的档案中,可以复查的。可是多年后在
《2004解谜》23-24页上却说初稿是李在哥伦比亚大学写的;《2010李传》107页
也持此说法。哪一种说法正确呢?手头没有文献以百分之百的可信度来回答此问
题。可是有一个旁证:李于看到我的这本《1983杨》以后,出版了回应的《1986
李》,题目是“Broken Parity”。(此文的中译本见《2004解谜》233-251页)文
章对我在这本书中所说的文稿主要是由杨执笔的说法未提任何异议。

  如果初稿是他写的,他在这篇他一生极重要的响应文章中会不提异议吗?

  VII.


  《2004解谜》中说:

  “1956年4月初我(李)做出了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以后,到5月份杨振宁才
参加进来和我一起对宇称不守恒做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工作,一起写出了获诺贝
尔奖的那篇论文。”[问答(3),16-17页]

  “我正在计算和分析。杨振宁要求和我合作,愿意帮助我一起研究。我接受
了他的要求。”[问答(8),38页]

  这些话显然是要表明,在宇称不守恒的工作上,李是主要的,我只不过是跟
随的副手。

  这个说法奇怪的颠倒了主从关系,与当时同行们的印象正相反。铁证如下:

  在1956年12月初,我们那篇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文章已经发表了,吴健雄的实
验正在进行中,但尚无结果。当时在求解θ-τ谜团这个重大问题的战场上,疑
云满布,和我们竞争的劲敌是极有名的Gell-Mann(后来于196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
奖)。他以为我们的文章有错误,就匆匆忙忙写了一篇短文寄给我;显然,
Gell-Mann以为发现了我们的弱点,所以投下了“战书”(但几天后他就发现我们
的文章其实并没有错,又来信取消了他的短文)。

  他这封信很值得注意的有下面两点:(1)在短文第一页右上方Gell-Mann写道
“佛兰克杨:请于此文送印前告诉我你的意见。”很明显,他知道他的真正对手
是谁。(2)虽然我们的文章已发表,排名顺序为李-杨,可是Gell-Mann在全文中
只引用杨-李,而从不用李-杨,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在他心目中李和我之间的合
作关系是怎样一回事。

  VIII.

  李和我1962年决裂以后,是谁先在公众场合讨论宇称不守恒研究的经过,是
谁先引起公开争端的呢?《2010李传》和《2004解谜》都指责我,说是《1983杨》
一书起的头。这不是事实。

  事实是这样的。1968-1971年间李在多处作关于弱相互作用的历史的演讲,
包括在意大利的Erice、CERN、哥伦比亚大学、Rutgers大学等各处。许多听过他
的演讲的人告诉我,他基本上是说宇称不守恒的工作是由他开始和主持,中间要
找人帮忙计算,就找了我。听后我当然感到震惊与愤怒,可是由于没有见到出版
的文献,所以并没有作任何公开响应。直到十年后,我偶然在一本1971年出版的
书中,看到了李1970年在西西里岛Erice的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ub-nuclear Physics的演讲(即《1971李》),才了解传言并非虚构。这样,我
才在1983年出版的《杨振宁论文选集》(即《1983杨》)中第一次作公开响应。

  因此,李1968-1971年所作的许多演讲,以及其中的Erice讲稿的出版,才是
我们之间所有公开论争的源头。

  那么,李在Erice到底讲了些什么呢?根据公开出版的《1971李》,他演讲
的题目是“弱相互作用的历史”,全文共分三节,第二节讲的是θ-τ谜,其中
最关键的一段,下面称为(a):

  “那时,宇称算符P的真实含义还不清楚,至少对我(李)来说是这样。当然,
我了解它的数学特征:P应由一个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么正算符来表示,而在P的作
用下,例如对于自旋为1/2的费米场,我们可以得到等等。我假设,β衰变可用
一个更加普遍的拉氏量来描述,它包括10项耦合常数,即通常的5项Ci(i=S,P,
V,A,T)以及另外5项宇称破缺常数C'i。随后我从吴健雄那里借到一本由齐格班
(K.Siegbahn)编的有关β衰变的权威著作,和杨振宁一起系统地计算了所有可能
的宇称破缺的效应。”(此中译文见《2004解谜》,参考文献143-144页。原文没
有底线。)

  这段文字的含意很明显:观念上的探索、进展都是由李主导,李带着杨做研
究,杨的贡献只是做了些计算而已。

  因此我知道我不能再沉默,于是在《1983杨》这本论文集中写下了一些我们
多年来合作的细节,并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

  “一直到今天,我在公众场合都严守自律,绝对不讨论我和李合作的细节。
除了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孩子们和两个亲密的朋友以外,我从来没有向外人谈
过上文(56h)所述的研究经过。此经过是根据我1956年及1962年的简单笔记而写
的。本来我并不准备于任何时候发表这些细节,可是1979年的一天我偶然看见了
A.Zichichi所编辑的书Elementary Processes at High 
Energy,Proceedings of the 1970 Majorana School(Academic 
Press,1971)里面的李政道的文章,才使得我改变了这个长期以来的决定。在这
本书里,李的文章题目为〈弱相互作用的历史〉,其中他描述了一些涉及1949年我
们合作的一篇文章与1956年我们合作的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文章的细节。李的这篇
文章隐示和暗含了(implied and insinuated)许多事情,关于他和我的关系、
关于宇称不守恒的工作,与关于β衰变怎么搞进了θ-τ谜。全文没有讲关键的观
念与战略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也没有讲宇称不守恒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我于
1979年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了解到我一定要在适当的场合把真相写出来。”(译自
《1983杨》,30页)

  为了回应,李发表了《1986李》。其题目是“破缺的宇称”。此文中译见
《2004解谜》,参考文献233-251页。这一次有了一些细节,譬如提到了上面V节
中的转折点1与2(改研究β衰变与引入C与C')。而最关键的是其中的一段,下面
称为(b):

  “那时,杨和我对宇称算符P的实质意义都还不清楚。当然,我们知道它的
数学特征:P应当由在希尔伯特空间里的一个么正算符来表示,在P作用下,对自
旋为1/2的费米场,可以得到等等。没有宇称守恒,β衰变应该用一个推广的拉
格朗日函数来描述,包括十个耦合常数,常用的五个是Ci=(i=S,P,V,A,T)以
及另外五个宇称破坏的常数C′i。

  杨和我开始系统地用推广的宇称不守恒作用对所有已知的β衰变现象进行研
究。我们很快读完了齐格班的书,经常保持电话联系。我们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
完成了全部的β衰变分析。”(此中译文见《2004解谜》,参考文献242-243页。)

  对比(a)与(b),显然是看了《1983杨》以后,李觉悟到十多年前他发表的(a)
语气不妥,是大患,于是删掉四个“我”字,略作修改,于1986年发表为(b),希
望天下人都不去查阅原版(a)。(可是编者季承不小心,竟把原版(a)与新版(b)都
译为中文,印在同一本《2004解谜》中。)

  IX.

  《2010李传》199页说:

  “(李)这时他才得知,xxx带头写信给中国政府,对CUSPEA计划表示抗议,迫使
这一计划中途停顿下来。他们说,李政道搞的CUSPEA计划是‘丧权辱国’,‘比19
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都不如’。”

  在《2008李文选》89页上也有这样一段文字:

  “1980年春,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教授、数学逻辑专家王浩到哥伦比
亚大学我的办公室。他是专程来告诉我,有一封以一位极有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
家为首的信,信中对CUSPEA用了‘丧权辱国’、‘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
都不如’之类‘文革’式的大帽子。”

  我要在此郑重澄清: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说过这样的话,写过这样的信,
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反对过CUSPEA。事实上,CUSPEA是李于198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
的计划,安排中国学生到美国许多大学做物理系研究生,我对此计划始终是赞许
的。我所在的石溪大学没有参加此计划,并不是因为我不赞成它,而是因为:(一)
石溪已经有多种渠道引进中国物理研究生,所以不必参加CUSPEA;(二)我知道我
不能和李共事。

  X.

  李政道和我在1946-1957年间的合作非常非常成功。我曾说它当时被同行们
羡慕和妒忌(admired and envied)。记得那时我也曾为苏轼给他弟弟的诗句所深
深感动: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此生未了因

  那时怎么样也不会料到我们的被羡妒的合作会演变成后来的悲剧。

  Pais(1918-2000)是有名的爱因斯坦传《Subtle is the Lord》的作者。他
跟李和我都曾是多年的朋友与同事。他对杨李的合与分写过下面的一段话:

  “我认为要了解其中真相,要对中国传统比我有更多的知识…”(译自
《2000Pais》,177-178页)

  在众多讨论杨李之合与分的文章中,这恐怕是最有深度的一段话。

  参考资料

  《1957 BNL 443》:这是Brookhaven印出的一本小册子。号码为
BNL443(T-91)。作者为李杨。在杨的著作中编号为[57p],在李的著作中编号为
[32]。

  《1971李》:这是李政道在Erice的演讲。题目是“弱相互作用的历史”。
发表于他的Selected Papers,vol.3,p.475(Birkhauser,1986)。中译文见
《2004解谜》135页。

  《1983杨》:《Selected Papers 1945-1980 with 
Commentary》,(Freeman,1983)。这本书24-32页详细描述了1956年杨李合作的经
过。

  《1986李》:这篇文章叫“Broken Parity”,发表于李的Selected 
Papers,vol.3,p.487-509(Birkhauser,1986)。中译文见《2004解谜》233页。

  《1988李》:《Thirty Years Since Parity 
Nonconservation》,edited by R.Novick,(Birkhauser,1988)。中译文见
《2004解谜》257页。

  《1995刘丘》:《Chen Ning Yang-A Great Physicis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edited by刘兆玄、丘成桐,(International 
Press,1995)。

  《2000 Pais》:《The Genius of Science》,edited by 
A.Pa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2002杨传》:《杨振宁传》,江
才健著,(天下文化,2002)。

  《2004解谜》:《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季承、柳怀祖、滕丽著,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此书之繁体字版2004年由天地图书公司出版。二者
的19条问答与参考文献都基本相同,但页数不同。

  《2008李文选》:《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009 Dyson》:原载《Notice of the AMS》,vol.56,p.212。中译
文载《自然杂志》31卷,298页(2009)。

  《2010李传》:《李政道传》,季承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Teaching teachers in Statistics zz

6 March 2010

Teaching teachers

Andrew Gelman has some good comments on the great Elizabeth Green article about teaching in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The article is about how to improve both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subject instruction for K-12 teachers, but Gelman correctly points out that many of these the struggles resonate with those of us teaching statistics at the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levels.

I used to be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teaching of children and the teaching of adults were two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beasts an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two were missing the point. The more I teach, though, the more I see teaching as a kind of a skill which is separated from the material being taught. Knowing a topic well does not imply being able to teach a topic well. This should have been obvious to me given the chasm between good research and good presentations.1 The article nails this as it talks about math instruction:

Mathematicians need to understand a problem only for themselves; math teachers need both to know the math and to know how 30 different minds might understand (or misunderstand) it. Then they need to take each mind from not getting it to mastery. And they need to do this in 45 minutes or less. This was neither pure content knowledge nor what educators call pedagogical knowledge, a set of facts independent of subject matter, like Lemov's techniques. It was a different animal altogether.

If this is true, how can we improve teaching? I think that Gelman is right in identify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 as important to teaching statistics. Most instructors would agree that statistics is all about learning by doing, but many of us struggle to identify how to actually implement this, especially in lectures. Cold-calling is extremely popular with law and business schools, but rar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Breaking off to do group work is another useful technique. In addition to giving up control of the class (which Gelman mentions), instructors have to really build the class around these breaks.

Reflecting on my own experience, both as a student and an instructor, I am starting to believe in three (related) fundamentals of statistics teaching:


  1. Repetition. If we really do learn by doing, then we should pony up and have students do many simple problems that involve the same fundamental skill or concept.

  2. Mantras. We are often trying to give students intuitions about the way statistics "works," but many students just need a simple, compact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Before I understood 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 I could tell you what it was ("The sums and means of random variables tend to be Normal as we get more data") because of the mantra that my first methods instructor taught me. As a friend told me, statistics i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in order to write sentences you first need to know some vocabulary.

  3. Maps. It is so easy to feel lost in a statistics course and not understand how one week relates to the next. A huge help is to give students a diagram that represents where they are (specific topic) and where they are going (goals). The whole class should be focused around the path to the goals and they should always be able to locate themselves on the path.

There are probably more fundamentals that I am missing, but I think each of these is important and overlooked. Often this is simply because they are hard implement, instructors have other commitments, and the value-added of improving instruction can be very low. In spite of these concerns and the usual red herrings2, I think that there are simple changes we can make to improve our teaching.
--
1Perhaps a more subtle point is that being a good presenter does not imply being a good instructor. They are related, though. Good public speakers have an advantage as teachers, since they are presumably more comfortable in front of crowds. The goal of presenting (persuasion) and the goal of instruction (training people in a skill) are very different. People confuse the two because the medium is often so similar (lecture halls, podiums, etc).
2Teaching evaluations are important, but they are often very coarse. Students know if they didn't understand something, but rarely know why. Furthermore, improving evaluations need not come from improving instruction.

Posted by Matt Blackwell at March 6, 2010 4:10 PM

Comments

Very interesting and thoughtful post, Matt. I like your distinction between persuasion/presentation and instruction/training.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it seems to me that the key issue is the low incentive teachers have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The academic hiring and tenure system seems to select people who are good communicators/presenters of their own research, who are reasonably competent people overall, and who have a high work ethic. This is good. But the incentive to spend time working on teaching (especially compared to doing research) appears to be quite weak at most universities -- to an extent that I think would surprise even savvier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Posted by: Andy Eggers at March 8, 2010 10:21 AM

Getting to proficiency in math takes time. Alas, the further one goes in math courses, the less likely everyone in a class will have spent the same effort to get there or will grasp concepts at a similar rate. If the finish line in each course is for each student to get the material taught, time taken to get there will vary a lot. I've learned far more math by viewing mastery in it as a life vocation than as a course completion requirement. If students are to reach a high common standard of math proficiency, schools need to be more flexible in provision of tutoring and in adapting homework assignments to each student so more reach the finish line, even if some take much longer to get there, without penalizing or culling out the students who take longer.

Posted by: Tony at March 9, 2010 2:28 PM

To be a better man

 

一、拥有自信和风度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心去经营自己了,它体现在自己的思想与涵养上。自信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品质,自信的男人就你像一只在暴风雨中战斗的海鸥。海鸥所要说的只有一句话“让暴风雨来的再猛烈些吧”,只因为它无所畏惧。一个自信的男人,总是能够感染别人,无论这些人是朋友还是敌人。要使别人对你有信心,就必须要先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的男人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一个有风度的男人就像一片大海,不拒点滴,又包容江河。有风度使男人得到更多的青睐,不争眼前才能够放眼世界,给予别人才能够受益无穷。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心如大海的男人,肚中不知能撑多少船呀!风度偏偏让男人看上去潇洒万千。

二、养成看书和写作的习惯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开始要走入社会了,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谈吐与修养是最能征服别人的。一个有知识的男人一定是常看书的,一个有智慧的男人一定是常写作的。无论自己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看看书,写写文章。因为这样做能够改变一个男人的思想与行为。一个男人要改变自己思想首先要做的就是读一本好书,读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他能够帮助你走好自己的路。读书的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写作的时光是最能启迪智慧的。
喜欢看书和写作的男人,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个好的心态。因为知识与智慧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但喜欢看书和写作的男人却能做到执著追求。追求是一个男人的思想,也是一个男人的行动,永不放弃地追求,无时不刻的在激励的男人去战斗。在这种战斗中,使一个男人能够经历风雨的洗礼,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读书使男人变得的冷静,写作使男人变得成熟。

三、要试着发现生活里的真、善、美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学会如何去面对生活。什么是“真”,现在的男人越来越不懂,那是因为现在的男人都很浮躁,他们不懂什么才是“真心”地去生活。“真”,就是对自己实事求是,不要骗自己,也不要骗别人。“真”,就是诚实做人,诚实做事,诚实的男人最可爱。“善”,自然是善良的意思了。善待别人,就是在善待自己的生活。“善”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不要为难别人,不要挖苦别人,不要侮辱别人,就是善良的行为。有时你的一点点善意就能结出一个善果,使你的生活因此而变得幸福。
哲人说,“生活中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生活也的确是如此。不要总在惦记着自己的不幸,这样做只能使你生活的更加不幸。你觉得“不幸”是因为你无法乐观的面对生活,生活总是充满着希望的。只要你常常抬抬头,看看阳光,你就能感受到温暖。在温暖中乐观地去追美好的人生,你自然能够发现美。

四、与有思想的人交朋友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开始有目的性的去选择朋友了。社会中的人脉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你的朋友圈子将对你的人生起着很大的影响。男人要广交朋友,多交诤友,不交损友。所谓诤友就是那些对你有帮助的朋友,而这些人往往自身也很优秀。多交诤友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但真正的诤友也不易结交,因为这种朋友需要你付出极大的真诚,发自内心的真诚。
有思想的朋友,他很清楚你有没有把他当作朋友。如果你只是在利用他,他在心中是不会把你当作朋友来看待的。交朋友有时并没有什么目的性,你只是觉得这个人很有思想,值得你与之相交。但往往就是这些有思想的朋友,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他的手。朋友,是一个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的之一。一个男人要想使自己像一人真正的男人那样活着,就一定要广交朋友,多交诤友。

五、必须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必须要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不良的习惯是养成的,良好的习惯也是养成。培养自己拥有良好的习惯,就是在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如果一个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身上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那就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了。这些不良的习惯会阻碍你人生的发展,生活会因此而失去不少光彩,事业也会因此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你到现在还爱睡懒觉,那么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永远也不会照到你的笑脸上。如果你到现在还总是拖拖拉拉的,那么你将永远也无法站在冠军的位置上。如果你到现在还不会主动的去学习和工作,那么你的前途只能是一片暗淡无光的灰色。我相信没有哪一个男人想要灰色的人生,所有的男人都期望自己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人生。所以为了使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必须要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

六、学会忍耐与宽容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学会忍耐与宽容。在社会中常有许多你无法接受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你又不得不接受时,这就需要你的忍耐。忍耐别人其实也是在宽容别人,一个能够宽容别人的男人会显得很大度。成功的男人往往也是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男人。耐得住寂寞的男人从不甘寂寞,男人的忍耐是为了更好的爆发。
对那些说我们是傻瓜的人,说一句“我就是傻瓜”,使他们不知所措吧!对于那些无故指责我们的人,不要与他们争论,因为这样只会使自己变的愤怒。与其去伤害别人,不如去宽容别人,宽容是治疗他人伤口最好的灵丹圣药。

七、保持良好的心态,重视自己的身体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重视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态是验钞机。男人要想获取更多的财富就要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男人要想长久的做首富就要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注意饮食,经常锻练,充足的睡眼,是健康身体的保证。不要患得患失,勤奋拼搏,让心态决定一切。
你可以不用天天去晨跑,其实那也不会占用你多长的时间,需要的只是恒心和毅力。但你一定要时常去运动一下你的身体,散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做会使你充满力量。你在冬天可以不用冷水洗澡,其实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也曾坚持过一个冬天。但你在冬天一定要经常用冷水洗洗脸,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感冒,还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你可以失败,但你永远要保持一种求胜的心态,战胜自己你就没有敌人。

八、时刻保持你的微笑,让礼貌成为你的名片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要时刻保持你的微笑。笑脸迎人,说明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所有的人都愿意与善良的人打交道。不要把苦闷写在你的脸上,这样只会使别人远离你。你是什么样的人,别人通过你是否微笑着与他打招呼来判断。而这种判断对你在人家心中的印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这细节往往就反应在你是不是一个有礼貌的人。有礼貌的人,知道关心别人。别人也会因为你的礼貌与关心,而给你走向成功的机会。男人的名片是微笑与礼貌,它是男人成就事业的通行证。

九、追求一个自己真正爱的女人,你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慢慢地就会极渴望爱情。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千万不压抑自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一个男人最傻最可爱的时候就是当他爱上了一个女人的时候。当你爱上一个女人却不知道她会不会爱上你的时候,你一定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向他表白。至于他是选择接受还选择拒绝那就要看你们之间的缘份和你的努力了。男人一定要明白,女人最渴望的一定是一个深爱着她的男人。
爱情这种事不能强求,男人一定要明白。千万不要因为得不到你的爱情就让你的友情轻易的失去,能与一个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成为朋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爱情之所以神圣不可侵犯,是因为它是人最心甘情愿的选择,它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信任。所以男人一定要尊重你爱着的那个女人的选择,相信她的选择是为了她自己的幸福而做出的决定。只要你曾经追求一个自己真正爱的女人,那么你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十、为了自己的事业付出一切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一定要为了自己的事业去努力拼搏。男人最重要的就是事业,没有事业的男人不能算作真正的男人。男人的事业不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有所成就,能使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个事业心强的男人,也是一个求胜心与责任心同样强的男人。求胜心强的男人,从不甘平庸。责任心强的男人,从不惧困难。男人因自己成功的事业而变得高大,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作为一个男人,就要为了自己的事业付出一切。要想成功你必须付出,而付出就意味你要失去一些东西。如果你不想为事业付出任何代价,那么你只能失去更多的东西,而且最后还一无所获。
十一、爱情跟事业是可以共同拥有的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应该努力做到爱情跟事业的双丰收。人们常说一个男人如果选择了爱情就会失去事业,如果选择了事业就得不到爱情。我却偏偏不这样认为,我反而觉得爱情越甜蜜的男人,事业越成功。其实爱情和事业本就是两回事,爱得轰轰烈烈的男人,一点也不会妨碍其获得成功的事业。一个有爱情滋润的男人一定比一个不知爱情是什么味道的男人更成熟,更有魅力,更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二十几岁的男人们,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偏激的人所说的话。就像人们常说的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太偏激了。婚姻与爱情的区别只是多了一些“柴米油盐”,可以说婚姻才是一种完整的爱情,之前的爱情只是处在一种恋爱的阶段。也只有通过婚姻才能使男人和女人彻底的认识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生活上彼此帮助,在事业上彼此帮助,让爱情跟事业可以双丰收。

十二、一定要努力比女人做的更好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在任何事上一定要努力比女人做的更好。即使在一些不可能比女人做的更好的事情上,也要努力做的和女人一样好。在这里这不是想说男人天生就应该比女人强,而是要说男人天生就应该比女人做的更好。因为只要女人努力了,就很容易超越男人,所以男人应该知道努力比女人做的更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如今的社会,女人的地位越来越高了,女人第一次有了选择男人的权力。所以如果作为男人的你,不能比女人做的更好,那么女人凭什么选择你呢?
女人们常说“女子能顶半边天”,而且现在的女人在本属于男人的某些领域里比男人做的更出色。所以男人不仅要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做的非常出色,而且也要能在本属于女人的领域里做得一样的出色。

十三、努力帮自己的妻子实现她的梦想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如果你已经结婚了,那就请你一定要努力帮自己的妻子实现她的梦想。人们学说“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所以一个已经征服了你的女人,你一定要努力帮她征服世界。女人的梦想从不会因为和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了而消失掉,只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强烈。女人这种强烈的愿望和梦想也许不会表现在你的面前,但你的心中一定要明白。
妻子是一个男人生命的核心,妻子生活得是否幸福,男人一定要关心。不要以为妻子取回家,就是来为你服务的。每一个男人的妻子都会关心自己的丈夫,每一个男人也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妻子。而最关心妻子的事,莫过于关心她的梦想是什么,怎么做才能帮妻子实现她的梦想。

十四、学会勇敢一些,去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要学会勇敢一些,�起自己的肩膀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孝顺父母是一个男人责任,疼爱妻儿是一个男人的责任,成就事业也是一个男人的责任。男人的责任不外乎家庭和事业。这些责任的确比较沉重,但作为一个男人你必须�起自己的肩膀去承担。没有什么原因,只因为你是一个男人。
男人一样有权力哭泣,但却没有权力哭出声音来。男人一样有权力流泪,但却没有权力在父母妻儿面前流泪。男人一样有权力放弃,但却没有权力放弃家庭与事业上的责任。作为一个男人,你别无选择,你只能选择承担,用你的肩膀去承担。

十五、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必须做到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别人之所以放弃你,那就因为你已经先放弃了自己。相信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没有哪个人会放弃你或者说没有哪个人能放弃你。相信自己是一个男人战胜一切的力量之源,不相信自己的男人没有成功的理由,因为他的一脚已经跨到了失败的坟墓中。
有一句广告语,这样说“相信自己,力量在心中”。还有一句广告语,这样说“我能”。是的,我想,我也相信只要每一个男人能够做到相信自己,你就一定能行

computer science joke

今天是第一届Optimization Day。作为最后一个演讲者, Christos Papadimitriou 大气磅礴的站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他所定义的Computer Science,其中有张Slides非常牛X

上面写着一句引用:

"对于今天的数学而言,最核心的问题也许不是几何与数论,而是计算(computation) 。。。"

这句引用没有落款,偌大的字体投放在墙上很是拉风。

下面一个数学系的学生,大概是Craig Evans的学生,很不服气,直接举手问:请问这句话是那个人物说的?

Christos摸了摸他已经光亮的脑袋,走了两步,转过来说:坦白的说,这貌似是我说的。(Frankly speaking, this may be quoted from mine)

全场暴笑,包括下面一帮数学系的教授,差点雷翻了。。。




遇到牛人

今天是Berkeley Optimization Day,数学系的组织者请了一些做Optmization方面的牛人来做报告。因为很早听说过,加之今天正好星期六,我就决定去听了。

上网查Schedule,发现9:00am他们提供早点(一些refreshments)。我决定去吃点。为了避免尴尬,我特意在系里的机房磨蹭了一会。到了9点20的时候,我上去。结果发现屋子里只有几个人坐在那里,食物摆放在那里没有人动。我以为还没有开始,不敢贸然进去。屋子中央沙发上的人却向我招手:"Come here!"。

我走过去,沙发上坐者3个人,两个四十多岁的美国中年人,像教授。其中一个很潇洒的派头,旁边另外一个是年轻人。其中一个教授和我说话:去吃吧,都在那儿呢。

我羞涩的一笑:吃过早餐了。 (其实就吃了一个苹果而已)。

告诉我们,你是谁,来自那里啊。 沙发上的潇洒哥问我。

balabala。。。 我就告诉他我的背景。然后他又问我和谁一起工作,做什么啊。我又balabala,说第一年云云。

接着,我知道了几件事实:今天的会是又他们两个教授组织的,旁边的那个年轻人是潇洒哥的儿子。

和他们继续话题很难,毕竟我们的经历很简单,对他们研究领域不了解。后来潇洒哥找xuying聊天。我就和做我旁边的那个教授聊。知道了他是做PDE(偏微分方程)的,有过很多学生,来Berkeley已经20年了。我们还聊了一些与中国有关的话题。

我并不知道这两个人是谁,但感觉他们的境界都很高。中午也是在这个屋子里面吃饭的时候,向一个在数学系的科大学生,他很惊讶的说:开玩笑,他是Craig Evans(指和我说得坐在同一个沙发上聊天那个人),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顶级大牛,龙头老大的地位。 另外一个是Bernd Sturmfels,代数统计(Algebric Statistics)方面的领军人物。我才想起来,貌似他很眼熟,获过什么奖之类的。 数学系的那个学生说,这两个人,都是牛的不得了的主。 我一看,还蛮乐,大牛果然又气派,不过还很亲切,想起来早上与他们有过一番交谈,还真实觉得荣幸啊。

据我今天的观察,他们其实并不像他人印象中搞数学的人很呆,反而很fashion,很气派。包括今天给我们做第一个报告的Stephen Boyd(Stanford EE 教授,他说他以前是这儿的研究生,Grad student)。今天的第一个报告是关于convex optimization,以及一个很有用的工具cvx,对于所有可以标准化的convex optimization的problem,能够比较快速的求解。最大的收获就是,凸优化的应用范围居然这么广,而且很多我们常见的函数系的优化问题都可以转化成凸函数的问题去优化。最大的感慨就是:计算机以及编程计算已经深入到研究的每个角落,每个专业的人都很懂计算机了,连他们搞数学的人都开始做编译器,设计语言,编程计算了。原来R语言不久是我们系的一个学生和另外一人搞出来的么。我们不能丢掉这个优势啊。有时间还是有研究一点编程的知识。

今天我在想,如果我们能够又这帮人一样牛,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人生也就无比精彩了: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开会,聊天,用心的做研究,有成就感,还特别舒心。






开始工作之后的十个不要

开始工作之后的十个不要

 

第一: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被push,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被人指责,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时限做事,不愿意主动的去关心别人,不愿意去思考别人还有什么没有想到。这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时候这样的同学还跟冷酷”“个性这些字眼沾边,算作是褒义。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极力改变这一现状。否则,你会很快变成鸡尾酒会上唯一没有人理睬的对象,或是很快因为压力而内分泌失调。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学生期所处的舒适区域,比别人更快的处理好业务、人际、舆论之间的关系,那就能很快的脱颖而出。

 在会议上,一个停留在心灵舒适区域的人会消极的听取领导的话语,消极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事情,但从来不关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会想到多做一步,让接下来的别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而敢于打破这个舒适区域的人,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并在得到上级认可和指点之后把手头的工作尽快的完成,并随时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调整。(注意:永远不要等待别人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当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会装作没有看见,继续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来的同事不久就变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后者则大方客气的自我介绍,并了解对方和自己的关系。

 在聚会上,前者总是等待别人发言,并喜欢私下里评论对方的言语;如果这个桌子上没有人发言,那直到用餐结束,也没有人认识你。而后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饭的开始介绍和闲谈,这看起来很困难,有时候会有失面子,但往往你会发现,对方是多么希望能和你说几句话。

 以上只是很小的几个例子,但是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园中的随意性从身边赶走,尽早的冲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开始做好和这个社会交流的准备。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会……”大概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放在嘴边。尤其是和上级谈论工作的时候。

 我十分痛恨听到的一句话是:我晚些时候会把这个文件发给所有的人;因为这往往预示着我必须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同样,以下这些言辞也会让人觉得厌恶至极:
 到时候有人会把那些东西都准备好
 大概是明天
 明天或者后天客户会过来拜访
 好像他说……”

 一般是人都会这样说话的,因为这样第一给自己留下了广阔的余地,第二也不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好像什么事情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似的。说实话大学里面再用功的人都有一半是混的。一个人要么是在课堂上是混的,要么下课之后是混的。两个都没有带有混的色彩的人,要么是超级牛人,要么是神经病。所以,就因为人人都在混的,所以校园是一个浪漫的地方,校园也容易让人单纯。所以学生社团的工作往往是效率很低的,我现在回想起学校里做的工作,当时还觉得挺卖力的,但工作了之后才开始感觉到什么是效率。当你进入了用金钱计算时间的地方之后,你要尽可能的避免在学校里养成的这种习惯。如果上级问你什么时候能实施你给他的承诺,而你回答今晚或者明天早上这样的答案对于他来说完全等同于你没有回答,并且还给他留下了一个坏印象。(当然,这样的回答往往在学校社团,学生会工作中是常见的)

 有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小老鼠刚刚出世不久,老鼠妈妈问小老鼠:你现在能看见了吗? 小老鼠说:能。老鼠妈妈说:那你能看到那块红薯吗?小老鼠说:是的。老鼠妈妈说:那是一块石头,这说明你不但还看不见东西,你连嗅觉都还没有。

 似是而非的应答往往一样会暴露出你更多的弱点。可能是以下中的一个或几个:
 1.你之前没有想到这个工作,或者一直在拖延。
 2.你没有责任心,认为这些并不重要。
 3.你应付上级。
 4.你不敢说真话。
 5.你喜欢逞能,答应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独立工作。

 当你的上级在以上选项中怀疑的时候,潜意识中你已经同时具备了以上所有的弱点了。

 相反的看来,这样的回答,总是让上司恼火。
 第一,他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只是起到了提醒你的作用。
 第二,他依然需要记住提醒你,因为他不知道你是否真正已经落实了工作。
 第三,他不知道有多少你已经做了的事情中,都是这样没有落实的。(这点非常致命)
 第四,往往因为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上司自己的计划不得不被耽搁或推迟或不能给出明朗的结束时间。

 所以---------
 甲问:你什么时候能把要这个漏洞修好?
 乙说:我已经通知他们了,他们大概明天就会来修的。
 一天后
 甲问:维修公司什么时候回来,你找的是哪家维修公司?
 乙说:好像他们说安排不出人来,如果可以的话,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下午就能过来。
 一天后
 甲问:漏洞怎么还没有修好?
 乙说:我晚点再问问他们。
 甲说:今天下午之前不解决,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欢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先选择后者,然后在最后时间一次性赶工把考试要复习的东西突击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请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击。又或者,当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实施的时候,你的领导已经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往往我们总是想把事情从头到尾全部想好了,才开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

 举个例子:我小学的时候第一次给我一个喜欢的女孩子打电话的时候,想象了各种情况-------1,她接电话的时候在做作业。2,她在做作业,她妈妈接的电话。3.她也很无聊,很想找人说话。4.她正在被父母训斥。 5.她正在想另外一个男孩。6.她父亲接电话。 7.她家正好来了什么亲戚,亲戚接了电话。 8.她接了电话,但父母就在身边,说话不方便。。。。。等等等等。我整整想了一个下午,想好了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的策略。然后勇敢的拿起电话机,按下了那几个按钮。结果-------她不在家。

 所以,当你徘徊不前而手足无措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徘徊是因为害怕这个事情可能发生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或应付。工作的时候需要一种起码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管下一步是什么状况,我都能把它引导到我需要的那条线上去的。另外,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时间,如果不知道,就赶快求助,或想办法,苦恼和忧虑会给你更多的压力也会把剩下的时间蚕食殆尽。


 另外,警告一下:永远不要想,我知道了,先把上级派的事情放一下,等这集《越狱》看完再说。----90%的情况下,你会忘记,或者来不及,因为这件事需要比你原先想象要更多的时间。说做就做,一直是很好的习惯。


 第四:不要认为理论上可以实施就大功告成了!

 这点太重要了,往往当真正实施的人开始做了才会发现计划完全等于鬼话。如果不亲自实践,做计划的人会早晚被实施的鄙视。永远需要提升自己的办实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谈。

 首先,如果你是做办公室工作的,或者做策划和计划的。请千万不要把你自己都认为不太可能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让别人试试看。比如,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人流量很少的地方举办露天歌唱会。这会让执行的人觉得你在玩他,拿他做实验。没错,理论上,在任何地方都能举办歌唱会,但是,在不同的地方,执行的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其次,和执行的人讨论你的安排。比如,新来的你的下属,你可以安排她坐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那是一个很难和大家接触的角落,这可能比你什么都不安排更差。的确,理论上一个人要坐下来,需要的只是空间。但事实上远远不止那些。

 再次,不要奢望一切会随着你的计划进行。理论上这个会议会持续两个小时,但是,这是不考虑在开场后的30分钟全场都在调试话筒,或者场下没有提出如此尖锐的问题的前提下的状态。大学生已经习惯了把事情做到 "理论上看上去很美"的程度了。 论文,ppt讲演,考试,辩论赛…… 这些校园智商大比拼,都是教我们如何完美的做好纸上谈兵的功夫。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事情的能力比想象的弱。

 如果你是在学校的学生,测试一下自己,能否能搞定以下这些状况:
 1.学校要制作一套校服,由你去寻找供应商,砍价,至少有三家公司的报价。
 2.学校保安抓住一个学生偷窃,怎么处理?
 3.学校的一个很重要路段的路灯坏了,你能否让它三天内继续亮起来。
 4.食堂需要请一位专门烧清真菜的厨师,一周内到岗位。

 当你开始思考以上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思路和看过去两年这个公司的业绩趋向,做出一个下个季度的市场策划方案要相差极大。你会发现后者只要你做到看上去很完美,没有人知道按照你这样做结果会怎样。而上述的工作你只要一想,就会体会到不少的压力。因为你不处理好,结果就是明显的失败更大的问题就会相继发生。
 对了,这种感觉就是工作给你的感觉!这就是工作纸上谈兵的差别!


 第五:不要让别人等你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别人放下手头的工作来等你。在大学中可能只是同寝室的人的几句半开玩笑的抱怨,在工作上很可能导致你的潜在合作伙伴的丢失。

 你在做一个工作的同时要知道别人的进度,而永远不要落后。
 这不像是在考试,你比别人做的慢,别人可以先交卷,你到时间了做不完你自己承受扣分。在工作中的情况是这样的:这是一场没有人能做完的考试,所有的人,都分配做一张试卷的不同部分,有的人分到的是阅读理解,有的人做的是完形填空,有的人做的是语法…… 然后大家做完了相互抄,这样,所有人都做完了。如果大家都把各自的部分做完了,而你却还在没有做完,那么做得快的别人会开始做你的那部分题目,然后也是相互抄。慢慢地,大家会发现你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由另外人来代替,整个团队中可以不需要你,这个时候,没有人从你这里得到试卷的答案,也没有人会给你他们的答案--------很不幸,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请一定记住这个例子。



 第六:不要认为细节不重要

 在大学里,往往做事粗枝大叶,看看差不多就行了。相反,在企业里管理的精髓就在于将简单的事情做到细节。一个慌忙寻找保险箱钥匙的动作就很有可能丧失你晋升财务主管的机会。

 公司的管理,其实需要的并不是把很难的事情做到90%----比如,优化管理层的核心工作流程、改变公司在当地政府面前的形象,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 而管理要做的是把每个简单的事情做到100%-----比如,把公司的每个人的档案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整齐的存放起来、在门卫设立一个外来人员的签到台、把会议室多余的椅子拿走、和电视台讲好下个礼拜三来公司做采访、把试用装送到客户手里、在生产的咖啡上加一个口子、给下一期的封面人物拍照……等等如此。如果你能把所有细节的问题都如实做到,那你才有开口升职的本钱。

 很多人在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于是就和自己说:我以后做管理吧!做管理?问一下自己,如果,公司资产被偷窃了,所有员工士气低下,办公室杂乱无章,公司电梯又坏了,打印机没墨了,采购计划超支了,产品滞销了,客户迟到了……你愿意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从小事开始做起吗?想好了这些再考虑是否把管理看得太空洞了。



 第七:不要表现得消极,仅仅因为你所做的事情不是你的兴趣所在。

 很显然,在学生时代,当做到自己喜欢的时候,我们会pay200%的精力去创造,但如果是枯燥的事务,我们便懒得理睬,最好能有办法应付过去。但在工作上 80%你所做的事情都是繁琐而看似机械的,如果仅仅为此而表现的闷闷不乐,那么你会郁闷更久。要知道你的上司已经为这个项目够烦恼了,你还想让他看到你的表情吗?

 学会喜欢自己的工作,并把注意力放在日常工作能学到些什么上去。如果现在你努力的抱怨工作,那么接下来你就是努力的寻找工作。尽量少用有趣好奇之类的词语来描述自己想要的工作,而是充实有成就感乐意
 之类。
 想想以下职位,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工作不是在等你有很好的状态下让你做的很有趣的事情:
 1.高速公路收费口的收费员:一天都是面对一个小窗口,把一张卡片送出去,这样要持续好几年。
 2.学校食堂厨师:永远在烧大排和鸡腿。烧一年。
 3.作家:交稿期要到了,我还在孕育灵感,两个星期没吃早饭了。
 4.外科医生:刚刚睡着,马上叫我做一个3小时的手术。这样至少一周一次。
 5.门市部销售:产品不好卖,8点上班来就坐在店门口,一个人,坐到晚上6点,今天没有一个人来,和昨天一样。
 6.公交司机:我开车不用你指挥。这条线路我开了三年了。
 7.宠物商店店员:生意不好,还要一早就过来听着20条狗的叫声一整天,听一年。
 8.公司职员:晚上两点下班,第二天还要8点上班。关键是路上还要一小时。这样已经一个月了。

 再想想自己是不是只是接触了这个工作一个月或者才碰到没几个困难,这个时候抱怨的声音最大。
 千万不要想着去选择一个有趣的职业,因为没有那样的工作存在。没有哪一行业是开心的,因为如果有,那所有人都去干那个了。最多试着问问自己本身的兴趣吧。self exploration。



 第八:绝对不要把改善工作能力仅寄托在公司培训上

 人绝对不可能经过一次培训就脱胎换骨。相反,集体培训上学到的东西往往是最用不上的信息。就像食堂烧大锅菜一样,总没有你最想吃的菜,因为这样做容易,并且不容易得罪人。

 很多学生很看重所选的公司有没有培训,这说明,你不但不知道这个公司做什么,你甚至不知道怎样学习这些技能。
 我的感悟是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学你想要的知识,也不知道你想要的知识是什么,你只会做出两种行为:1。等待别人来教你,并且等待别人发现你不知道的地方。2.寻找现成的答案并且拷贝。期待公司培训的人,就很大概率上是第一种人(不排除极少真正优秀的公司培训)

 许多的同学有这样的习惯思维:
 因为,这个公司的培训能结束达到多少多少的程度
 又因为,这个程度正好是我想达到的
 所以我尽力进这家公司
 因为我进了这家公司
 所以它自然会使我达到了这个期望的程度。

 我们把参加培训和达到效果很幼稚的画上了等号。其实往往集体培训上所得到的信息是最没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永远不要期望单靠听课,靠老师把同样的东西给所有的人,你会得到比别人更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观察和思考自己的需要上,找到问题的所在再通过观察和实践得到的答案才是真正的知识。

 所以,刚刚开始工作,什么都不会,不要认为那样是正常的,因为公司还没有培训过呢!等我接受培训了之后,我就全都会了。如果你一无所知还等待别人会可怜你的无知而施舍你知识,那你会为你的无知而付出更多的智商。


 第九:不要推卸责任

 推卸责任是害怕的条件反射。不要认为别人看不出这点。

 我记得我小学里的一件事情。我一次作业没有带来,老师要训斥我,说:你怎么老是作业不带?
 我当时说:不是。。。。 当我正要支支吾吾时候,老师说:什么不是?你带来了没有?
 我说:没有
 老师说:那不就是没有带!什么不是!就是!

 之后我就发现,我只是害怕承担责任而条件反射似的就说了不是,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你会发现,身边有无数的人在用不是作为被责问之后的第一反应。
 其实现在很多人面对工作也是这样,当上级责问的时候,很条件反射的就做出了推卸动作,然而这样的动作,接下来往往是无力的辩解,以及一些很粗糙的借口。这样会让上司感到你这个人很难沟通,并且很不真实。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我指责一个人,他永远是强调客观。其实这点才是学生最典型的特征。这说明他太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并受它们决定。如果你和上司之间会出现以下类型的对话,想想是不是需要改一下你的处事方法。

 甲: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给副总看你的报告!
 乙:刚才c在打印,我在等他结束,现在他大概好了吧,我去看看
 乙:还有点东西要修改
 乙:b也要把东西给副总,我因为等他
 乙:a他说我报告不用给副总看(a是乙的同级同事)
 乙:不知道副总在不在哦,他的门关着。
 乙:d他叫我帮他打印文件!怪他!(d是乙的同级同事)
 乙:我的杯子突然找不到了,在找杯子。


 不愿意负责任的人的不利在于他会让上司怀疑他的忠诚程度,因为上司给他的命令往往会因为一个小事情而被搁置或者打折执行,转而被他人的意识所改变。



 第十:不要对自己说我是大学生

 这点包涵了很多信息。
 1.不要认为自己有多清高
 2.不要仍然以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
 3.不要感觉低人一等
 4.不要等待别人的关怀
 5.不要把这个作为犯错误自我安慰的借口
 6.不要忘记搞清楚,公司究竟给自己的待遇是多少,老练些,这不是在做志愿者。

 品格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确保人际关系质量的关键。除此之外,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是尤为重要的。有些人做好事会让人感激一辈子,而有些人帮了别人却可能费力不讨好,不但得不到感激和回报,还让人心存嫉恨。将同样的产品以相同的价格推销给同一个客户,有些业务员可能被粗暴地赶出门,有些业务员却可能签到大单,甚至被客户奉为上宾。
 人际交往的技巧是一个非常庞杂的话题,囿于篇幅,在这里只能结合我的切身体会做一些简单的列举,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了。
 1. 多给别人鼓励和表扬,尽量避免批评、指责和抱怨,不要逼别人认错。
 2. 要学会倾听。不要说得太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
 3. 如果你要加入别人的交谈,先要弄清楚别人究竟在说什么。
 4. 交谈之前尽量保持中立、客观。表明自己的倾向之前先要弄清楚对方真实的倾向。
 5. 注意对方的社交习惯并适当加以模仿。
 6. 不要轻易打断、纠正、补充别人的谈话。
 7. 别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多多鼓励。
 8. 不要因为对方是亲朋好友而不注意礼节。
 9. 尽可能谈论别人想要的,教他怎样去得到他想要的。
 10. 始终以微笑待人。
 11. 做一个有幽默感的人。但是在讲笑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笑。
 12. 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13. 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看着对方的眼睛,不管你是在说还是在听。
 14. 转移话题要尽量不着痕迹。
 15. 要学会聆听对方的弦外之音。也要学会通过弦外之音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6. 拜访别人一定要事先通知。
 17. 不要在别人可能忙于工作或者休息的时候打电话过去。除非是非常紧急的事情。
 18. 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先问对方是否方便通话。
 19. 一件事情让两个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
 20. 你在背后说任何人的坏话都迟早有一天传入这个人的耳朵。
 21. 不要说尖酸刻薄的话。
 22. 牢记他人的名字。养成偶尔翻看名片簿、电话本的习惯。
 23. 尝试着跟你讨厌的人交往。
 24. 一定要尊重对方的隐私,不管是朋友还是夫妻。
 25. 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当你与其中某个人交谈,请不要无视其他人的存在。
 26. 要勇于认错。
 27. 以谦卑的姿态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
 28. 给予他人同情和谅解。
 29. 尽可能用建议取代命令
 30. 不要轻易做出承诺。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尽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