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enure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zz)


关于Tenure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7 17:56:43 2013, 美东)

我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98年来美国,本科学生物的,毕业了就出来了,读了个心理学
(大方向,具体的就不说了,怕被人肉了)的博士,03年毕业后先去一个三流公立大学找
到了第一份tenure-track的职位,做了3年后来到了现在的所谓的research-one school
, 算是一流的公立大学了,今年是AP的第7年,刚刚拿到tenure(我由于家庭原因,
tenure clock停了一年).

想想从博士毕业都10年了,总算把tenure搞定了,不过拿到后也没什么轻松的,还是干
一样的事情,一样的忙。和大家在这里分享一下其中的体会和经验教训。有些长,见谅!

首先,对于自己的定位和目标要清楚,是以教学为主的大学,还是名气大的研究型大学
,这个因人而异。我自己在三流大学,和一流大学都待过,其实各有各的好处。我原来
做的三流大学,压力小, tenure只要4篇文章,而且没有规定是第一作者,以及什么级
别的杂志。到了现在的大学,12篇文章, 2/3必须是第一作者,而且要是顶级的专业杂
志。所以,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学生,毕业后搞个4-5篇文章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
也常想在原来的三流大学里面,其实也很好,有自己的实验室,每学期教两门课,研究
压力很小,可以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现在的学校就压力大多了。我自己当初非要去
research-one的学校,想搏一搏,所以就来了这里。自己也不后悔,只是有时在想,要
是还在原来的学校就不会现在这么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自己做自己喜欢,
合适的事情最重要了。

其次,来到新的学校后(关于面试,我有机会以后会另开一贴),先要打听清楚tenure
的标准是什么,包括文章,研究基金,教学,指导学生,学校院系服务等等,这些需要
从不同的人那里打听,比如系主任,资深教授,刚刚拿到tenure的同事等等,一定要注
意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下面,就这些东西一一说明如下:

1.    文章:数目,刊物的级别(那些算顶级,次级的专业期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
者的要求,独立作者的要求,和学生发表文章的要求。

我们系的要求是每年2-3篇文章,最好是第一作者,要是两个作者第二个也没问题。不
过最后上交tenure package的时候,每一篇文章都要把自己的贡献按百分比列出来,我
们是20%或以上的算,20%以下不算。

发文章的速度最好比较均匀,不要有断档。我自己的文章的速度就不好,06年到的学校
,07年1篇,08年2篇,09年没有,10年1篇,11年2篇,12年10篇。所以我自己也觉得去
年很幸运,终于一下子搞定了10篇。但是院里在评审tenure时还要我说明为什么09年没
有文章发表(我tenure clock是10年停的),我的解释是我的实验室08年初才建立起来
(实情),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请注意在上交tenure package的时候,accepted (包括conditionally accepted) and 
in press 都算。另外,很多学校还会算上你在来学校前的所有文章,也就是说,所有
你在tenure前的文章都算,当然权重可能有所不同。关于你来学校前的文章是否算数,
你得和你们系主任核实。我们院长开会给我们看得是院里最近8年拿到tenure的老师的
平均文章数是15,包括所有的文章(来这个学校前的也算在内)。

还有出版书籍(或是书籍的章节):这个据我所知,很多专业都不看重这个,不过可能
因学校和专业也有不同,这个也要核实清楚。

2.    研究基金(Grant): 是否一定要联邦的基金比如NSF, NIH grant, 如果没有小
的external funding算不算. 我们系没有硬性规定要拿到NIH R01(不过我们学校很多
别的专业都要有大的funding,比如College of Engeneering),但是必须看到你
在努力的试(也就是说,在申请),所以这方面的压力要小一些。我比较懒,可能也是
由于系里没有硬性要求,总共申请了一个R03,三个R01,一个career,都被毙了。

3.    教学: 是否有硬性的评分指标(比如一定要在平均分以上),是否必须教一门
本科生的课,一门研究生的课,是否必须开一门doctoral seminar.

感觉是最好本科生,研究生的课都要教,doctoral seminar最好开一个。而且教学达到
平均就好了,除非你能拿到university-level or even state-level teaching award,
否则教学对于tenure的帮助不大。但是教学也不能太差了,否则就给人口实了。

还有有些学校是要你给出你在教学方面的努力,比如参加teaching workshop等等;而
且还会要求peer evaluation, 这个注意时间上的安排,最好是临近你评tenure的前一
个学年(学期)。

4.    指导学生: 是否一定要有博士生,而且是否要有博士生毕业。
这个我们系没有要求,但是听说别的系有这个要求,所以最好和系主任核实。

5.    学校院系服务(committee service): 什么级别,多少服务;一般对于AP,一
个院里的和一个系里的committee就足够了。有机会去学校的committee做个member也不
错,其实就每个月开次会,花不了多少时间。

还有就是讲讲一些经验教训;

1.    合作:如果可以合作,校内或是校外的,最好和自己级别相近的人合作最有成效
(当然这个也是个人经验),因为已经tenured教授又忙,也没那么些压力,地位不平
等,所以大多数都是你在做事情,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和他们合作,最后的成果可能
被人质疑,说是他们的提携和帮助,你才有这些文章和基金的,所以和senior 
professor (包括自己原来的老板)合作要慎重。最好和AP合作,大家都在一条船上,
都有压力,要出文章,拿grant, 而且成绩出来了也不会质疑你的独立性。另外,合作
比一个人单干还是强很多,出成果快很多。

2.    评审文章:这个没有硬性的规定,一般对于AP,一年2-3篇足够了。答应审核了
,最好在期限内审核完毕,而且审核意见要中肯和有建设性,便于和编辑搞好关系。

3.    人事关系: 尽量别树敌,尤其是有评审资格的正教授。当然,有些时候也不是
自己能左右的,万一得罪了senior的教授,尽量修补关系。如果还是搞不定,最好有个
备案,以免在tenure评审是被人穿小鞋,也好有个申诉的机会(这个需要系主任的配合
)。

4.    开学术会议:多认识人(通过老板,同事,以及自我介绍),注意和那些与你做
的大方向一致的人的工作,你需要external reviewer的时候就知道有用了。

5.    准备Tenure package:

A.    明确上交材料的时间,所需要的材料及格式,还有逐级(系,院,学校)审核的
时间表。这个最好是至少提前一年左右搞清楚。因为有些材料的准备是需要时间的,比
如教学的peer review. 

B.    找External reviewers. 这个在上交材料前的一年左右就需要考虑,一般可以找
审核过你文章的编辑,你在会议上认识的senior professor, 还可以找你的老板问问,
让他/她推荐一下。主要是要找对你工作认可度较高,以及比较nice的人。一般是你要
给系里提供5-6个人选,系里从中选3个,另外系里还会另外找3个人,合起来是6个
external reviewers(这些数字每个学校可能有出入,我只是根据我们学校给的一个数
字). 一般,系里自己找的3个人,在向他们发出审核邀请的之前,你是有权利知道是
谁的(至少我们学校如此)。如果有你觉得不对付的人(比如在领域里有名的声名狼藉
的恶人),你可以提出来换。

C.    一般External reviewers 有2-3个月写审核意见,我有个经验教训在这里。一般
,reviewers 都是最后一刻才写的(我的6个审核人都是),可是递交材料的时候是他
们的写评审意见2-3月前就交给他们的,也就是说这2-3月期间,你有可能有些重要的更
新,比如有文章被接受了,有项目基金被批准了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问问系
主任可否把这些更新的材料发给reviewers. 我吃了小亏,我在这2-3月期间有4篇文章
被接收了,可是没有更新给reviewers. 结果有个reviewer就说我的文章数目不太够。

D.    材料准备阶段(这个你可能需要1个月左右,我其实就用了2个星期,不过宽裕些
总好;问问你以前的同事需要多少时间),找senior prof. 或是系主任要一个范本(也
就是以前的faculty准备的材料,一般都会给你),按照那个范本来准备你自己的,可
以省略好多时间。

E.    材料上交前,最好和你们系里在院评审委员会的教授联络联络,详细的告诉他/
她你做的工作,因为他/她要去代表你在院评审委员会去讲你的case, 挺你,所以让他/
她了解你的工作非常重要。而且又时候还可能有些小道消息。

F.    材料上交到系里以后,你还可以随时补充材料,尤其是你有更新的东西,比如有
文章接收了,有基金批准了等等。这个材料的补充可以一直到材料上交到学校之前。因
为在到学校的评审委员会之前,你的材料都在系里和院里,补充材料也比较简单。你去
和系秘和院秘联系就可以了。另外,在系里和院里的评审委员会投票后,这些投票结果
是会进入到你的package里的,你都可以看到的。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case,一般,有短板(主要是没有NIH/NSF Grant), 就靠文章来弥
补,最后是20篇Journal articles (16篇一作,其余4篇二作;其中18篇是本专业top 
journal;16篇是来现在学校后发的,4篇是来之前发的). Grant 很差,两个Internal,
四个external (all small grants up to $20k). 教学比学校和院里平均分高一些,
中上水平。Committee Service, 学校,院里各一个,系里两个。所以还是觉得自己还
比较幸运,能过了。也给大家一个鼓励:)

说的有些零散,希望对于广大致力于faculty工作的人有些帮助。

最后,祝大家都心想事成,开心快乐! 


all the religion

 Agnostic 
 Ahmadi Muslim
 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Atheist 
 Assembly of God 
 Baha'i
 Baptist 
 Buddhist 
 Christian Orthodox 
 Confucianist 
 Christian Methodist Episcopal 
 Druid 
 Episcopalian 
 Evangelical 
 Greek Orthodox 
 Hindu
 Jain 
 Jehovah's Witness 
 Jewish Conservative
 Jewish Orthodox 
 Jewish Reform
 Lutheran 
 Mennonite 
 Moravian
 Muslim 
 Native American Traditional Practitioner or Ceremonial
 Nondenominational Christian 
 Pagan
 Pentecostal
 Presbyterian
 Protestant
 Quaker
 Rastafarian
 Roman Catholic
 Russian Orthodox
 Scientologist
 Secular Humanist
 Seventh Day Adventist
 Shi'ite
 Sufi 
 Sunni
 Shinto 
 Sikh 
 Taoist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United Methodist
 Unitarian Universalist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Wiccan
 Spiritual, but no religious affiliation

周士渊-我所养成的168种习惯(全)



我所养成的168种习惯(完整版)
周士渊

上篇关于“最耀眼的明珠”一文在网上与大家见面后,“谁能拯救谁”网友以极大的好奇问我:“很想知道周老师都培养了哪些习惯,100多条之多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相信,这也是许多关心我的网友们的好奇,因此我回答如下。

明白“习惯”两字对人生的极端重要,是在十四五年前。从那以后我有意识地在身心各方面养成各种好习惯,没想到十多年来真养成了一百多种大大小小的习惯。这一百多种习惯确使我的人生产生了脱胎换骨般的神奇变化,但它又是自由自在的,我并未感到任何不适。这种状态犹如孔子所言:“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即既是自在的,又是有一定规矩的。因为习惯本为了你自己的健康、快乐、成功,因此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适当调整、适当增减,使之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顺便说,习惯的养成决不能千遍一律,而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对于下面我列的习惯,那完全是针对我自己的。而我当年是清华九死一生的重病号,现在已算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因此尽管我如今还在四处演讲,每天还笔耕不辍,但总体我是个颐养天年的人。因此当你看到我在健身方面竟养成了如此多习惯,竟花费了如此多时间,你不必奇怪,也不必学我。因为健康对我这样的人,对我这把年纪当然应是第一位的。而我总想,倘若我八十岁还能站在讲台上,九十岁还能站在讲台上,一百岁还能站在讲台上,那我往台上一站,一句话都不说,本身就是一个榜样,就是对年轻人一种最好的激励。因此我每天化如此多时间在健身上,实际也可以说我事业的几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好,下面我就列出这十多年来我究竟养成了哪一百多种习惯──《我所养成的一百种习惯》。这里有心理的、学习的、事业的、道德的、健身的、美容的等等,五花八门,五光十色,望你不要嫌烦。
现在我开始为你历数。

一、抓住灵光
1、        抓住灵光一闪。我对自己脑海闪现的灵感类东西会随时记下,并编号,目前已编到84号;这习惯已有十年左右时间了。我抓住灵光一闪所写的长诗《永恒的一刹那──为申奥成功放歌》获“奥运朗颂诗歌比赛”全国第二名;所写长诗《“武汉江滩”畅想曲》不仅在《长江日报》全文登载,而且在“武汉江滩”十周年庆典晚会上亲自朗诵,获得好评。
2、        记巧合。不知怎的,我的人生中碰到无数巧合,后来我干脆一遇到就记,至今已成习惯。目前编号为80。如我与爱人几乎天天到会所健身,我随意要了一个专用衣柜,没想到给我的是88号;而我爱人情况完全类似,结果给她的也是88号,你说有多巧?如今我们天天到会所,天天两个“88”的幸运数,仿佛天天上苍在为我们祝福,多有意思。
3、        记想写的好书名。把脑海随时闪出的特别好的、自己可以写的书名立即记下来,否则它很可能稍纵即逝。到目前我已记了55个这样自己可以写的好书名。看,就这一个习惯,我这辈子写书写到一百岁都写不完,你说是吗?
4、        记有关《习惯学》的闪光点。目前我正在写《习惯学》,从2008年12月18日开始,我会对脑海突然悟到的有关“习惯”的一个闪光点用一二十个字记下,也编号。到今天(2012年12月22日),我竟累计记下了1011个闪光点!我深信,如此钟情于“习惯”两字,如此专注于“习惯”两字,对“习惯”两字如此兴致勃勃,可能全世界都难找。
5、        记龙虎榜。我从1997年住进我们小区后,我意识到我们小区藏龙卧虎(如陈佩斯等),于是我养成习惯,记下听到的有关信息,这样一方面可拓展自己的人脉,一方面增进与邻里的关系。如今十多年来,我这龙虎榜累计了多少信息,你可想而知。
6、        记练功随感。我练气功的习惯是从1980年4月14日开始的,当时我还重病缠身,住在我们清华校医院。这习惯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不是后来知道了习惯的价值后有意识养成的。2007年11月16日,我听了115岁而鹤发童颜的寿仙吕紫剑亲口向我们传授的内丹功后,如今天天午休后习练,而每当练功有新的感受,我会立刻记下;因此我这功现在越练越有滋味,这对我整体的健康当然功不可没。
7、        记日记。我从十多年前就开始恢复我青少年时代记日记的习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至今不辍,很有意思。
8、        记“航向──”。我日记的第一行前面必是“航向──”,即每天记到这里,必想一下自己这艘航船的“航向”今天要注意什么,用一二个字表示即可。这是多年前我们院内刘晓庆出事后我开始的。我要求自已每天都校正自已这航船的航向,使之始终不偏离航道,,每天只记一二个字,只化一二十秒时间即可。
9、        记“一分钟傻瓜日记”。我日记第一行“航向──”之后,便是“习──”,这也就是我的“一分钟傻瓜日记”,是从2000年12月9日开始的。在这“习──”之后,我会把我这阶段要养成的习惯每一种用一二个字记上,以天天提醒自己、监督自己。当这习惯已极为巩固,我会去除;新的、我要坚持的习惯我又会随时如抓住灵感般记上;而一旦记上,就好像天天又有人提醒、监督,因此这习惯就难逃我的法网,绝大多数都能养成。。对这“一分钟傻瓜日记”我至今兴趣极大;我之所以能养成一百多种习惯,它一定功不可没,但我每天其实一分钟都不用。因此这是一种多高效的自我管理妙方啊,望你从今天起,不妨也立即开始。
10、        记各种健身习惯。实际从头到脚都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健身习惯、锻练习惯。因此我一旦看报、看书、看电视知道了,我会立即记下。目前已记了从头到脚59处相关的健身习惯,大多出自名家、权威之口。
11、        记“全国清华学员网”。我目前主要的演讲对像,是全国各地到我们清华来培训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我养成习惯,每班必记下班长的手机;因为找到了一班之长,就等于找到了这班所有学员。因此我如今真的“桃李遍天下”,走到全国哪儿,那儿都有我的学生,而且其中许多还是我的铁杆粉丝,这多有意思?!


二、终生学习
12、        天天念经。这习惯是从十多年前开始,我几乎天天会在固定时间默念最打动我的、经我精心挑选的名言警句,诗歌散文等。现在是游泳时默念(我每次都是仰泳),累计40分钟左右;这习惯既使游泳轻松,又天天在充电,又天天在提高文学素养,又天天使自已沉浸在美的熏陶之中,又使自己的演讲更具人文、艺术功底。因此,这“天天念经”一举多得,竭诚向你推荐。
13、        每天看一小段经文。从两年前开始,争取几年后在《论语》《道德经》《圣经》《古兰经》以及佛经中各挑出20句自己最欣赏的箴言,总计100句进入我的念经系列。目前《论语》《道德经》已各挑出20句,正在看《圣经》,每天三页,逐步推进。
14、        看《百家讲坛》等。我从许多年前养成了天天看《百家讲坛》的习惯,这对增强我的人文素养起了极大作用。后来由于《百家讲坛》更改的播出时间与我的作息有矛盾,因此我现在将此习惯改变为每周看《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这样每周一次,时间上轻松些;其所讲的又是国内国际最新社会热点,正好与当年我所看的《百家讲坛》相得益彰。而这习惯当然是我终生学习的一种有力的“制度化”保障。
15、        从当当网购书。读书、读好书、读大家公认又很对自己胃口的好书,这是我的习惯;而上当当网购书既方便,又很容易满足以上条件。
16、        在书上画下重点。对于好书应精读,读到精彩处画上重点,以便自己再读,对其加强印象。
17、        “随身宝”。我从1998年4月起自己设计了一张“随身宝”──既可折叠又可摊开的一张我的每月工作日志。摊开,一月的按排一目了然;折上,放在口袋又很便捷。一月末了,我又复印一份新的。我月月如此,累计已近200张,存于柜内。这“随身宝”背后空白处,我会随时记下所看到、所想到的各种闪光的思想、经典的案例等,坐车时、休憩间随时掏出来看看,对我帮助极大。
18、        每天记六件要事。从十多年前我从书上看到每天记六件当天或第二天应做的要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此习惯保留至今。
19、        随时查询。对自己脑中的疑惑,我会随时上网查询,上百度《知道》栏提问,这是我多年的习惯。对我讲课每班学员来自何省、何市,我也必会在备课时查询百度百科,以便与学员有更好的沟通。

三、善待事业

20、善于聚焦。拿破仑说:“战略的全部奥妙在于‘集中’”。这十多年来我的事业就“聚焦”在“习惯”两字上,使我受益匪浅。我喜欢书法,正、草、隶、篆,我就只练隶书;隶书我就只练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十遍、百遍地练,十遍、百遍地琢磨,十遍、百遍地揣摩,结果我的书法竟挂在了复旦大学前党委书记林克家的客厅里(这是我们清华原党委书记李传信有一次颇惊讶地告诉我的:“你的书法怎么挂在林克家客厅里”),可见“聚焦”之威力。
21、1062份提纲。我每次演讲虽从不拿稿,但口袋里必有一页提纲,这是我一大习惯。我至今演讲1062场,我家书柜里就保存了1062份这样的提纲。
22、脱稿演讲。要提高演讲能力,应尽量脱稿,脑海里只要有那一页简明提纲即可。我这一千多场演讲,每场都脱稿,这样感染力一定更强。
23、走动演讲。来回走动演讲也是我的一大习惯,这样的演讲富有生机,很容易抓住听众。
24、一定准时。我1062场演讲在世界闻名的“首堵”,共迟到两次,一次十分钟,一次二十分钟,我深信这是个不错的记录。“准时”是我脑海深处极强的原则,当然是我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习惯。
25、信。我宁肯事前推却,但答应的事一定会尽可能完美地做好。因此我们清华继续教育学院一位负责合班课的老师曾对我说:“请你讲课,我们是最放心的。”为什么?一是我一定不会爽约;二是我一定不会迟到;三是我自己开车,不需接送;四是我讲课效果学员一定满意。
26、精益求精。我每次演讲回家,必会在那份演讲提纲上记下这次演讲的优缺点,那怕是一个极小的细节、瑕疵我也会记下,以使自己演讲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受欢迎,以至有多次学员们竟全休起立向我致敬。因此我至今演讲了1062场,等于将我的演讲不断改进了1062次,精心雕琢了1062次,精益求益了1062次,而实际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我乐此不疲的习惯而已。因此我坚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这一习惯,每个人的工作一定越来越出色;如果全中国都能养成这一习惯,那我们的中国制造一定无瑕可击、全球第一!
27、只记耕耘,不记收获。这也是我已养成多年的习惯──重在播种,重在耕耘,重在努力,重在自已精益求精;至于收益多少,不去斤斤计较。这样的结果,实际收获却反而更大。而相反,如果只记收获,不记耕耘,那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一定步履维艰。因此关于我讲课的酬劳等,这许多年我从未与人计较过、争执过;我这也得益于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最后八个字──“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8、朗诵演讲。我演讲的风格是演讲到高潮处,便会激情满怀地朗诵相应的诗文,以使自己的演讲波澜叠起,层层推向高潮。这很有赖于我以上“天天念经”的习惯。因为那些诗文我天天念,不知念了几百遍、几千遍,可以说熟得不能再熟,因此我当然会朗诵得让听众如痴如醉、热血沸腾。由于以上缘故,许多学员赞叹我口才“惊人”、记忆力“更惊人”,我还在某次全国性的评选中,被评为“中国十大金口才”之首。而实际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因为我私下里无论口才、记忆力都极为平常、普通,关键是“天天念经”这一习惯的神奇威力和我将演讲和朗颂相结合的演讲习惯造就了这一切。因此说来说去,我还是要把功劳归于“习惯”,归于我们《论语》一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9、精心准备开场白。这也是我的一大习惯,每次必十分认真。因为一开篇就抓住人、吸引人,就通过“暖场”等艺术手段使自己能与听众彼此心贴心,这对整场演讲特别关键。
30、掰着手指重复。对于重要的开场白或本场演讲生僻的内容,我会掰着手指头要求自己一遍遍重复;而掰着手指重复到30遍是我最常做的。这实际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那段话你第一次说的时候一定是疙疙瘩瘩的,甚至不少地方还忘;但随着一遍遍掰着手指推进,你渐渐记下来了,连贯了,熟了,而且越来越熟,以至最后变得滚瓜烂熟了。因此有人说“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所有成功人士都是重复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不假,望你也能如此,对你一定极有帮助。
31、诚恳。我认为“诚恳”是我为人处世的一大习惯。我如今仿佛像发现了我们这世上一处对全人类最有益的宝藏,我恨不能将其告诉全世界,让全世界每人都知道、都受益;那状态,恨不能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似的。也许正因为此,你看,我从2007年3月5日起,我在开复网上与大家交流了快六年,共写了242篇博文,网友评论总计4420条,但是不是几乎没有一条是负面的?!相反,网友们始终对我如此热情、厚爱,使我仿佛始终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这就是“诚恳”给我带来的硕果。
32、“4S法则”──“深信不疑,身体力行,深受其益,声情并茂”。以上“4S法则”是我作文、讲演的一大习惯──我一定讲自己“深信不疑”的;当“深信不疑”后我一定去“身体力行”;如果“身体力行”后确“深受其益”,那我的作文、讲演自然会“声情并茂”,自然会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因此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习惯”!
33、与人分享。当你知道了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后,为了增加自己平日的谈资,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演讲能力,你不妨养成“与人分享”的习惯──立即有意识地把这事告诉你同学、朋友、爱人、父母、小姨子、大姑子。你不断讲,到处讲,这件极有意思的事你岂不就很容易记住,而且会越讲越熟、越讲越溜、越讲越出彩。实际许多口才极佳的人,常常是习惯性地运用了这一妙法的人。如果不信,你可以跟在公认口才最好的人身后,偷偷去录他十次饭桌上让人乐得棒腹大笑的话资,你一定会发现,他说来说去最精彩、最经典的,也就是那么几个段子。这也就是我说的“与人分享”。
34、暖场。每场演讲一开始,应拿出适当的时间“暖场”,这也是我的习惯。其一,这是对听众起码的礼节;其二,一二句笑话、一二句暖人的话,把相互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从冷冰冰一下子变成了热呼呼。
35、“三有”──“有理”、“有据”、“有实”,这是我阐明各种论点的惯用方法。所谓“有理”,就让人觉得你讲得很有道理,在理论上完全站得住脚;所谓“有据”,就是你谈的这个观点是许多伟人、许多经典所强调的,不是你自己臆造的;所谓“有实”,就是你谈的这个观点是被大量实例所验证的,尤其是被你自己的亲身的实践所验证的,这对听众一定会有更大的感染力;否则听众自然会在心里想“你说得那么好,那你自己究竟怎样呢?”。而我认为最后这“有实”,往往是一场演讲之所以会充满激情的关键!
36、认真。认真是我的又一大习惯。从以上种种可见,我是个极认真的人。而有关我们经常听到的“执行力”有个八字方针──“认真第一,聪明第二”!实际许多人的成功,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他“认真”;而许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不“认真”!
37、天天四点起来写作。我从2000年11月8日起,养成了天天清晨起床写作的习惯,而从三四年前,已变成了准时四点用手机将自己叫醒。有此天天清晨四点起来写作的习惯,我的书自然会一本本出。但实际这对我而言其乐无穷:一是当我天天清晨潜心沉浸其间,我仿如天天在看一部荣获了奥斯卡大奖的好莱坞大片,完全忘却了世间一切,这也就是哈佛如今最热门的《幸福课》教给我们的获得幸福诀窍之一──“沉浸体验”;二是我为了保证天天四点起床,我天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就上床睡觉,这也完全符合早起早睡的养生习惯(我中午还有午睡的习惯,睡眠时间已十分充足);三是天天早起写作的结果,我如许年纪还能有一本本书不断向社会奉献,这也完全符合哈佛教授对“幸福”的定义──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38、一日一文。我从2000年11月8日起要求自己养成每天清晨写一篇随笔的习惯;成了习惯后从2000年11月8日到2003年8月8日,我没有一天中断,居然整整坚持了一千零一个清晨,写了一千零一篇随笔。如今我的《一千零一盏心灯》即将在我们清华出版社出版。以上实践证明了一个真理──任何好的、有价值的行为,一旦成了习惯,那你等于就拥有了一种水滴石穿、无坚不摧、铁杵也能磨成针的神奇力量!
39、每一二个星期在开复学生网发表一篇博文。上面我已谈了,我从2007年3月5日起,在开复网上与大家交流快六年了。这六年中我基本上是一二个星期写一篇,这是不是也是我的一个习惯,你不妨立刻就去开复网上查证。
40、一定有感而发,决不无病呻吟,这也是我的习惯。以写诗为例,我至今只写了三首朗诵诗,由于遵循了以上原则,因此我三首朗诵诗都受到好评(三首均可在网上查询):第一首《永恒的一刹那──为申奥成功放歌》竟得了“奥运朗诵诗歌比赛”全国第二名;第二首《从今天起,我要拥有阳光心态》已收录于我的新书《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中;一次我在电话中给著名影星陈红朗诵,她听完在电话中惊呼:“太励志了!太励志了!!!”;尔后我还知道,她有了我的书后,居然还在家中给全家朗诵;第三首《武汉江滩畅想曲》也是完全有感而发。因为我清华同班老同学傅先武是如今已变成武汉最受市民好评的景点──“武汉江滩”当年的总指挥;我参观后极为感慨,于是写了这首长诗;没想到这首长诗不仅后来全文刊登在了《长江日报》上,而且在武汉江滩十周年广场庆典晚会上,主办方还邀请我亲自登台朗诵,使我也大为感怀。
41、不厌其烦地修改,这也是我的习惯。对一些重要的文章,我会一遍又一遍、十遍二十遍地修改、润色,这不仅是我的习惯,更是我的巨大乐趣所在,因为我发现,文章一定是越改越好、越改越美、越改越令自己满意的。其实,修改文章是如此,古今中外都十二分强调的“修身”“修心”“修养”“修道”,也如此,是希望你通过“修”,把自己越修越好、越修越美、越修越令自己满意。而“修”的核心当然是“修”习惯,就如我这“168种习惯”!
42、百分之百地把自己推销给自己。世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斯勒说:“什么是成功的买卖呢?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你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地把自己推销给自己!”。我觉得我目前也正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出一本书,写一篇文章、作一次演讲,我都要求自己首先应特别满意,然后再推荐给大家。如果自己还不满意,那就再等等,或干脆放弃。

四、善待他人

43、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感恩之心是我的一大习惯,因为细想起来,我当年能死而复生,我如今能发出《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的感慨,确确实实来自无数白衣天使、无数亲朋好友对我的厚爱,对此我当然会终生铭记。
44、“量大福大造化大”。“量大”也可以说渐渐成了我一大习惯。这是我父母当年常常说的,也是我四个姐姐常挂在嘴边的。因此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极少与人争这争那,也极少与人争执的,这对别人如何且不说,起码对我自己非常有益。
45、主动。“积极主动”是全球风靡的七大习惯──积极主动、明确目标、掌握重点、利人利己、设身处地、集思广益、综合平衡中的第一大习惯,我多年来也是这样做的,以每年春节为例,我主动打出的电话在我的亲朋好友中通常是最早的、也是最多的。
46、综合平衡。我认为名和利永远是个无底洞,是永无止境的,但让自己人生的各方面尽量做得平衡些、和谐些、圆满些,这是谁都可以去做的,这也就是俗话所说“有多少水,和多少泥”。因此如今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十二字方针──健康、快乐、悠闲、谨慎、学习、奉献;我每当过年都会检查一下这十二个字有没有遗漏了什么?自己究竟做得怎么样?这就是“综合平衡”的实际运用。
47、“不容易”。见到的每个人都首先想想他的“不容易”,你立刻会心生敬意。而与人见面、与人相处,“敬”当然是十二分重要的。
48、平等待人。我无论对家中的阿姨、路上的清洁工都会热情招呼,平等对待。为什么?因为我父母、我兄弟姐妹不全是这样的普通人?而自己当年不就是一个惨得不能再惨的人,那为何要对别人显得那么高傲呢?
49、尽量记住别人的姓名。能一见面就叫出别人的姓名,亲切地称呼对方,这是我的习惯;但我还要使这个习惯更巩固,因为这对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有用。
50、尽量不和人争论。这是我从卡耐基那儿学来的,现在这习惯已较为巩固,但还需更巩固。因为通常争论的结果,你输了,当然是输了;但如果你赢了,实际还是输了。为什么?因为对方没面子了,下不事台了,下次再和他打交道,你一定更难了。因为在“理”上,你似乎占了上风;但在“情”上,你一下子丢分太多了。
51、“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是西方人的习惯,我也早就养成。因此在公共场合我绝少与人发生冲突;我开了十多年车,可以说几乎从未与人呕过气。
52、“女士先行”,在公开场合,也是我的习惯之一。
53、捡狗屎。我每天遛我们家两条小狗,口袋里必揣着手纸去捡,这是近几年养成的好习惯。
54、训练我家小狗。我们家养了两只小狗──欢欢和毛毛,都是雪狐、银狐;它俩长得虽可爱,但见了人就叫、有时甚至还狂吠,就很跌份。但经过我几年耐心调教,现在完全变了,变成我们小区一景──见了生人,它们既不叫、也不吠,还会跟在你后面讨近乎,尤其喜欢听你对它的夸奖,听了后心里美滋滋的,小尾巴一摇一摇;试想,这两只小银狐长相就可爱,还有这么高的“情商”,当然就人见人爱。而实际我知道,所有这一切绝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我们在习惯上下了大功夫,才得到的。因此无论对于动物、还是对我们人,如此重要的“情商”主要是后天的,是通过习惯慢慢培养出来的。
55、能数数及五以内的加法。我们家小欢欢一旦有客人来,表现欲特别强;而我爱人一定会兴致勃勃地让它作各种表演,其中高潮就是表演数数和五以内的加法,弄得满屋都是掌声欢呼声。而我自知,这本质也是“习惯”,是循序渐进一次次大量重复的结果,是《论语》第一句所强调的“学而时习之”;因此有“习惯”这两字,仿佛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56、好问。我与人交谈,大量的是问,是向人请教,这是我的一大习惯,对我帮助极大,而且对处理人际关系也极为有益。我想,所谓“不耻下问”,指的也许就是这个意思?这实际常常占了大便宜,人家也许花了一辈子心血找到的捷径,给你三问二问就问出来了。


五、善待自己


57、多肯定自己,少否定自己;多鼓励自己,少打击自己,这是我的又一个习惯。你看,我以上给你罗列了自己那么多优点、那么多好习惯,不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吗?而细想起来,我们活在这世上多不易啊,为何还总要去否定、打击自己呢?!因此我如今学会了总在给自己打气、总在给自己加油、总在给自己加分,而不是相反!
58、欣赏窗口的玫瑰。卡耐基说“人性中最大的悲哀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我们总梦想着天边那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盛开在自己窗口的玫瑰。”我认为许多人痛苦的根源往往就在这里。因此我如今学会了既做梦、又吃饭,既顶天、又立地,既大处着眼、又小处着手,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既“梦想着天边那一座奇妙的玫瑰园”、更时时在“欣赏今天就盛开在自己窗口的玫瑰。”
59、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人生不可能不去挑战,一定要勇敢地去迎接挑战,但挑战的结果一定有各种可能;因此在任何挑战面前养成“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心理习惯十分重要;而许多人精神之所以会跨、会崩溃(包括年轻时的我),往往问题就出在这里──对最坏的结果既没有想到,更没有最充分的准备!
60、选择阳光。不论发生什么事,要选择阳光,而不去选择阴霾;选择积极,而不去选择消极。比如我一个朋友得了癌症,我不在百度上去找世界上有多少人得了癌症三年、三个月、甚至三天就走的,而是在百度上去找得了癌症有没有依然高寿的。结果一找发现著名演员秦怡1965年得了肠癌,但至今健在,已九十多高龄了;宋美龄人们只知道她活到106岁高龄,但实际她88岁就得了乳腺癌;根据以上案例和线索,我发表了论文《癌症也能高寿》(可在网上查询),这就是典型的“选择阳光”!
61、办法总比难题多。我的人生曾碰到许多难题,在解决这些难题过程,我慢慢养成了这一思维习惯──“办法总比难题多。”,这样一旦碰到难题、甚至是特别难的难题,内心会特别冷静、理智,于是解决的办法自然也会慢慢找到,这种情形仿佛屡试不爽。
62、直面“短板”。“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这木桶中最短一块板。如果这短板只一寸,那最长的板是一尺、一丈都没有用了。因此人生实际总体在做两件事──一是“取长”,取你天赋等各方面之长;一是“补短”,及时去补这木桶最“短”那一块板。而综观许多人的人生悲剧,往往是在拼命“取长”的同时忽视了这“补短”,结果是“千里大堤溃于蚁穴”。知道了以上道理,我这许多年大量时间、大量精力是用在“补短”上,这已成为我的一大人生习惯。因为有此习惯,不仅许多“短板”给我攻克了,而且极大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还能使自己的人生均衡发展,同时还使自己的“取长”,也能“取”得更好。
63、“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判断两者的不同”。我的这一思维习惯来自李开复一本书,据说最初源于圣经。我认为以上习惯对我们人生极重要。碰到一件事、一个人生大难题,我们首先应认真、智慧地判断这难题自己能不能解决,我们虽说对任何事都要有信心,但并不是说世间任何难题你都一定能解决的,因此这首先冷静、理智、智慧的判断极为重要。而一旦通过种种思考、判断,这难题是完全可能解决的,那就应“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一旦从总体的研究分析这难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那就“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我认为目前我正是这样做的。
64、发挥“习惯配方”的巨大威力,这也是我一大习惯,它如原子弹一般威力无穷。为什么?因为通常我们碰到人生难题,我们一是畏难;二是对其似攻、非攻;三是手段单一。以各种顽固的慢性病为例,我们常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而我们许多人缺的恰恰就是这种“如抽丝”般的耐心。可有了“习惯配方”以上情形就发生了根本的、质的变化──所谓“配方”指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手段,而是调动一切能调动的力量,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所谓“习惯”就是将以上配方中每股力量都化为习惯;而成了习惯,我们就等于获得了一种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和力量,你就一定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甚至年复一年地去向那顽疾攻击。试想这样做的结果,将产生何等“水滴石穿”“悬公移山”“铁杵也能磨成针”的惊天伟力啊!可以说我的好几种顽疾、好几个人生难题,都是用这种“习惯配方”最后给我征服的。
65、毅力。从以上所有习惯看,至今的我能说没有毅力吗?一定是有毅力的人,而且是毅力极强的人!
66、勤奋。从以上所有习惯看,至今的我能说不勤奋吗?一定是勤奋的人,而且是极勤奋的人;但这种勤奋又很快乐,说其乐无穷都不过分。为什么?正如此刻是2012年12月30日清晨5点25分,室外万籁俱寂,人们都还在梦乡;可我早已起床坐在了我的电脑前,正在用手写笔流淌着我心中的所思、所感,忘却了世界所有烦恼、纷争;你说我此刻不快乐吗?一定是快乐的,快乐无比、其乐无穷的!
67、创新。一个在习惯上下大功夫的人,还一定是个将创新变为自己习惯的人。试想,我前面讲的种种抓住灵感、抓住灵光一闪的习惯,不正是最重要的创新之源吗?而一个新习惯的形成,不就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甚至比制度化更有价值的创新吗?因为制度化虽重要,但它靠的是强制、他律;而习惯靠的是自觉、自律。因此好习惯一旦养成,一定比制度更持久、更可靠、更人性化。顺便说,关于创新和习惯的关系,说得最妙、最好的我认为还是距今约3778年左右,也就是距今约四千年左右,我国商朝开国国君商汤王刻在其洗澡盆上的那一句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那这句箴言翻译过来是何意思呢?他是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看,这不正是创新与习惯最妙的辩证关系吗?这恰如我们到麦当劳餐厅,发现它今天突然推出了一款最新产品──“便携式‘小吃鸡肉卷’”。那这新产品推出后是不是第二天又变了呢?肯定不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新的习惯,是为了从今以后保持“日日新”──保持顾客天天来了都能吃到这最可口、这便于携带的“小吃鸡肉卷”!那从此这“小吃鸡肉卷”是不是永远不变了呢?不,它还在不断创新。而一旦研究出一种口味更好、营养价值更科学、携带更方便的“鸡肉卷”或“牛肉卷”,它又变了,即“又日新”!因此你看,我们古人四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点,可见我们的祖先是何等智慧、我们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何等博大精深啊!
68、好学。好学一定是我的一大习惯。看,以上关于商汤王的箴言说得何其妙,给了我们何等的智慧、启迪啊!那这是怎么来的呢?不就因“好学”这习惯才得来的吗?
69、多思。我脑海总有那么多问题,总在百度上寻这、找那;关于《习惯学》我居然已记下了1011个闪光点,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多思”的人。因此我估计,我的脑子天天如此好动、勤动,我将来得脑痴呆的机率一定不会太高。
70、乐观。从以上种种看我现在是个乐观的人、还是个悲观的人呢?不用说,一定是个乐观的人、豁达的人,一定是个任何难事、任何倒霉事都能想得开的人。
71、热情。热情一定又是我的一大习惯。因为那么多人给了我爱,使我有了今天,我心中自然贮存了无穷的感激之情、感恩之情;而习惯的伟力又使我如今变得如此快乐、如此健康,我自然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丰收喜悦,这也许就是应了古人所言──“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善天下。”
72、阳光。如今的我,“阳光心态”一定是我所拥有的又一大习惯,正因为此,我目前在清华主讲的课程之一,便是“阳光心态”。
73、情商。在习惯上下功夫的人,一定是情商相对较高的人。原因实际十分简单。所谓“情商”本质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与驾驭能力。而一个在习惯上下功夫、下大功夫的人,他时时在管理着自己、驾驭着自己,不论是思想、情感、行为都是如此,那他对自己情绪控制与驾驭的能力自然就相对较强;而一个不在习惯上下功夫的人,处处放纵自己的人,他对自己情绪控制与驾驭的能力自然相对较弱。
74、自爱。由以上种种,目前的我一定是个自爱的人,而不是个自鄙的人。而当年的我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自鄙、自暴自弃的人。而从这“自爱”“情商”“阳光”“热情”等等我们还可以看出,所谓“习惯”有“广义”“狭义”之分,而我们现在所谈的便是“广义习惯”,其自然也囊括了所有“狭义习惯”(专指一些具体的动作如“刷牙”“洗脸”等)。

六、善待生活

75、每年老同学聚会。我清华当年一起留校的几位老同学每年大年初三都会在我家欢聚,这是我家一年中最热闹、最快乐、最盼望的一天,就如过去全中国每人都盼过春节、看春晚一样。我们这样做已快小二十年了,这不容易吧!实际这不容易只是习惯的力量而已。因此普希金说:“上帝没有给我们什么,唯一的恩施便是习惯”!其实任何好的、有意义的事一旦成了习惯,做起来就再容易、再简单不过、再自然不过了,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76、每年年三十晚全家在北京烤肉宛聚厅聚餐。我岳父母走了以后,我们每年如此,已成习惯。
77、每年回老家一次。我们现在年纪大了,经济条件也可以,我和我爱人每年都会回上海老家一次,而且时间都基本习惯性地选择一时间──每年十月。因为每年十月是上海最好的季节;而夏天则太热,冬天则又太冷,没有暖气,我已不习惯了。
78、“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与我爱人结婚后,我进入了一个伊斯兰家庭,因此随她们我已不吃大肉。实际人能适应任何习惯,你说对吗?
79、每年都使这个家更温馨一步。我们家“量入为出”,年年会如此,这也是我们的习惯──今年把电视换大一点,明年把洗手间改造一下,后年再加一组暖气……使我们这小家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你是住在一个一成不变,而且越来越破旧、越来越杂乱的家中感到温暖呢?还是生活在一个习惯性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新意的家中更温暖、更温馨呢?!
80、整洁,这是我又一大习惯。我不喜欢杂乱,而喜欢整洁。我去清华上课,皮鞋会再擦一擦;我即使在家中,头发也会尽可能梳得一丝不乱。我觉得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环境的尊重──应尽量净化环境,而不去污染环境。由于我喜欢整洁,因此我写出的文字、我讲出的话、我的每一场演讲也必然受此影响,是相对整洁的而绝不是杂乱无章的。因此一样东西一旦成了习惯,它几乎会体现在你人生的所有侧面。
81、书柜。我的书柜始终是整整齐齐的,这是多少年的习惯。
82、写字台。我一离开书房,我的写字台上一定是片纸不留的。这不为别人,是为了让自己始终有一个爽心悦目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83、转椅。我一离开自已那转椅,必使其与写字台平行,举手之劳,还是为了自已。
84、电话。我电脑桌上有两部电话,其一定在左右两侧边上,且放得横平竖直;歪了,我一定会摆正;这也是习惯;因为整齐我舒服、杂乱我不舒服,这样有利于自己天天有个好心情。而美好的人生实际就是这么一点点自己创造出来的。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对他的儿子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85、物归原处。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应该是整齐有序的,用完了自然物归原处。许多人一生中曾耗费大量时间在翻箱倒柜地寻找东西,我极少有此情况。因此切莫以为在习惯上下功夫会浪费时间;相反,它是最节省时间、最高效率利用时间、一旦发现有某种效率低下的习惯,一定会设法找到一个新习惯去替代的。

七、善待健康

86、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把获得健康的基点放在自己身上,这是我之所以有今日健康的核心健康大习惯。而年轻时的我不谙此理,把自己的健康完全交给了医生,交给了药,交给了医院,使自己完全丧失了掌控自己健康的主动权。关于此,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论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一个人的健康,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环境;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
87、“三分治、七分养、十分护”是我提出的最新健康理念,也是我获得今日健康的关键大习惯之一。那为何要“十分护”呢?因为通常的“治”和“养”,我们可以比喻为在建设、在盖房、在存钱;但现实中我们一边在建设、一边在破坏,一边在盖房、一边在拆房,一边在存钱、一边却在那里大把大把取钱;那谁在破坏、谁在拆房、谁在大把大把取钱呢?是我们自己!──烟酒无度,麻将通宵,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甚至有的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试想,如此现状,你所有的“治”、所有的“养”岂不都白“治”、白“养”了吗?你怎么能拥有真正的健康呢?因此所谓“十分护”,是要千方百计去护卫自己的健康、是不去自毁长城、是去除各种恶习、是预防在前,这一定是一个比“治”和“养”也许更重要的健康环节。而有了这“三分治、七分养、十分护”,就有了“健康金三角”──“治”、“养”、“护”,你就能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地站在健康的制高点来把握了自己的健康,使自己的整体健康没有大缺口。否则只是“三分治、七分养”,我们的健康一定还有一个可怕的大缺口!
88、“健康‘习惯配方’”。这也是我有关健康的一大习惯──为自己的每一种顽疾,以“三分治、七分养、十分护!”的理念为指导,精心设计出一个可随时适当调整的“习惯配方”,全力以赴、百折不回地去向那顽疾发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攻击;而我的好几种极顽固的、困绕了我几十年的慢性病,就是在这威力如原子弹一般的“健康‘习惯配方’”攻击下,才最终向我交械投降的。  
以下请允许我从头到脚细数我的各种有关习惯,有的也许是很细小的,我尽可能毫不遗漏地告诉你,供你参考;但有一条请你务必注意,千百别照搬,因为人的情况千差方别!因此你一定要设计出适合你的相应健康习惯和“健康‘习惯配方’”,它们一定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的。
89、我每天睡前必想五件一天中愉快的事,已三四年了,使自己天天在愉悦中渐渐进入梦乡。我的睡眠用我爱人的话说“枕头一沾就着”,此习惯也一定功不可没。
90、快一年了,我天天睡前想五件愉快的事后,又增加了天天向自己的潜意识祈祷,衷心希望其能助我解决我和我爱人各两个健康问题,目前已大有收益;这是我看了《潜意识的力量》这本书后开始的;祈祷词仅一二分钟左右,很虔诚、很认真;我坚信潜意识那巨大的自我康复、自我痊愈力量。
91、每天午睡,一小时左右,这是从18岁上清华时就养成的习惯。
92、很少看电视连续剧。前面说了,我从2000年11月8日起,养成了天天早起写作的习惯,到目前已十多年了。因此为了保证睡眠充足,晚上我就9点半左右上床;这样一来,看电视剧的乐趣基本就享受不到了,但成了习惯,也无所谓。
93、天天午睡后打坐。这是从2007年,我听了115岁而鹤发童颜的长江大侠吕紫剑寿仙的课后开始的,属道家内丹功;现在每天半小时,对我整体的健康帮助已越来越明显了。而实际这是最好的休息,其效果要远超过半小时睡眠。如此一数,我晚上9点半左右睡,晨4点起,午睡1小时,再加上练内丹功半小时,我的睡眠是不是既十分充足,又十分科学,还完全符合早起早睡的传统养生理念。
94、我睡眠绝无懒床的习惯。这习惯可使自己躺在床上的时间不是过多、而是稍有欠缺;稍有欠缺,当然一上床就想睡;这就像你顿顿过饱,肯定食欲较差;但你顿顿稍欠一些,肯定食欲相对旺盛。
95、解决自己脑海所有忧虑,将它们一扫而空,这一定也是我目前“枕头一沾就着”的重要习惯。比如许多人恐惧自己很可能得癌症,于是整日忧心忡忡;而我干脆就去研究万一自己得了癌症怎么办,为此我专门上当当网买了著名作家凌志军所写的畅销书《重生手记》;因为医生原来判定凌志军得了癌症后只能活三个月,但没想到如今五年过去了,他竟变得红光满面、健康十足。试想,对于未来最可怕的事情我都能这样未雨绸缪,作好各种最充穷准备,那对我而言,还有什么事情可忧虑、可恐惧的呢?而这样的结果,自然使我“枕头一沾就着”、甚至连梦都不做,这多好啊!
96、每天三次梳头,每次二个“八八六十四”下,计128下,这已是多年习惯。梳头的好处当然不言而喻,既健脑、又手臂运动、又给头皮“松土”,利于美发。我当年清华如此一个重病号,如今年近古稀,头发既未秃、 又较黑,一定有以上习惯的功劳。这习惯开始是每次“八八六十四”下,但当我进一步了解了梳头的益处后,每次又增加了一个“八八六十四”下,变成了总计128下。那各种习惯为何往往都要有一个数呢?因为一有了数、尤其是有了一个合适你的数,你做起来就仿佛有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很认真;这一认真,那习惯自然就很容易养成;成了习惯,你必定能坚持;必定能坚持,当然各种益处就会源源向你涌来、甚至还会有奇迹在你身上不断产生!
97、每天吃两个核桃,这对头发、对整体健康都十分有益。这习惯是十多年前开始的,当时每天三个,后来发现三个稍多了一点,因为许多专家谈坚果益处时,说每天一小把为好,于是我就减为两个。从中也可看到习惯是可适当调整的、灵活的──如我到外地讲学,那就不必非带着核桃不可。因此在习惯问题上,完全可以有相当的灵活性,要使其成为一种其乐无穷的艺术,而不是一种冷漠刻板的教条!
98、每天吃一个大枣。大枣对健康的益处也不言而喻,我已吃了十多年。一开始每天十个,后来发现这样吃量多了;现在我干脆去买肉很厚、吃起来也很过瘾的特级大枣;但数量减为每天只吃一个,严格掌控,这样也有一二年了。
99、两个煮鸡蛋。鸡蛋营养丰富,我爱人的姐夫吃煮鸡蛋已几十年了,如今八十多岁,头发既密又好,在他推荐下我这习惯也十多年了。蛋黄中虽胆固醇较高,但这些胆固醇大部分是有益人体的。我最近一次体检,胆固醇高限为5.69,而我是4.19,是不是挺标准?顺便说我现在67岁了,近六年体检平均血压为123/82,是不是也还可以?!
100、用十指敲头皮200下。这习惯已四五年了,益脑、美发,每天两分种左右,是从中里巴人的书中学来的。
101、贴“眼宝”。我从2010年初开始,借午睡后半小时打坐,贴上保护眼睛的“眼宝”,几乎天天如此,一直至今,这对保护我的眼睛起到了极好的作用。我的双眼实际问题很大,大该有二三十年了,看书、看电视、上电脑始终不舒服;2005年一检查,才发现是患了青光眼;2010年初,我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做了青光眼手术;手术虽很成功,但术后有一段时间视力仍很模糊。后我知道了“眼宝”后,就下决心养成习惯天天贴。不料,随着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坚持,当然再加上其它护眼措施(这也就是所谓的“习惯配方”)我的双眼竟奇迹般地越来越好、越来越好了:一是看书、看电视、上电脑已没有那种极不舒服的感觉了;二是我前些年体检有轻度白内瘴,但最近这次体检,这轻度白内瘴已完全消失了;三是我几个月前去配一付新眼镜,没想到一检查,我双眼的校正视力竟达到了1.2,使我简直喜出望外,因为这通常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看,我查了一下病历,我2005年4月27日查出青光眼时,双眼的视力是1.0还加上“-1”;2010年初青光眼手术后,有一只眼校正视力只有0.8!朋友,通过这实例,我怎么不坚信持之以恒所带来的伟力?那这“持之以恒”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什么?不就是我一直在不厌其烦地强调的“习惯”两字吗?!
102、每天吃十几颗枸杞。这习惯养成已一二年,对护眼也一定有益。
103、适时休息。我每天清晨起床写作,约二小时左右,中间我一定会适时休息一二次,以保护眼睛,使其很快恢复疲劳。
104、适度。这也是我近年渐渐明白的一个道理,凡事要适度,要恰到好处,要不多不少,要掌握分寸。这正如烧饭,火过了会糊,火不够会生;也如握一只小乌,握松了会飞掉,握紧了会捏死。以上每天清晨二小时左右写作,其间休息一二次,对我而言就是“适度”;一“适度”,恰到好处,你自然就乐在其中,其乐无穷,又避免了许多弊端。
105、不讳疾忌医。我们所说“三分治,七分养,十分护”,放在最前面的是“治”。为什么?因为“治”是救火车、是灭火队;着了火,第一时间当然应拨打“119”!这也是我对付疾病的习惯──不讳疾忌医,有病应尽量借助医学的力量。
106、每年体检,这非常重要。全面了解最实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有力措施,这应是做任何事的基本习惯。
107、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这是我国最著名的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给我们的重要健康习惯,我目前也是这样做的。许多病都是拖出来的,一旦成了慢性病,对付起来比急性病难度要大百倍、千倍,这是我这个当年老病号极强烈的切身体验。
108、预防在前,这也是我的健康习惯。我现在健康情况虽整体不错,但我经常会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想自已可能有什么隐患,并会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前防范。
109、练自发功。我眼睛有目前的状况,与练“自发功”也有一定关系。这是吕紫剑寿仙当年教给我们的,他说其功效比打太极拳还好。我现在每天练二三次,每次随“自发功”的节律数三百下,约五六分钟;其中一次就是清晨写作间歇时练。练功时站在那里,全身放松,闭目养神,似睡非睡,任身体自由摆动而不加任何干涉,这样对眼睛的放松休息、对久坐后恢复疲劳、对打通全身气血大有帮助。有关“自发功”详情,你可在网上查询。
110、适当揉压眼球,每天十五下。这是我青光眼手术后我的主刀大夫吴玲玲教授教我的,对青光眼术后恢复很有好处;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已成习惯。
111、每天按摩脸八八六十四下,已许多年;双手由下而上,轻柔按摩,在中午打坐后做。顺便说,习惯培养应尽可能定时、定点、定量,这样容易记住,很有规律,自然就很容易养成,到时就成了一套必做的程序融入你的生活,这也就是所谓的“生活方式”。
112、每天按摩鼻八八六十四下,已许多年;用双手大姆指侧上下按摩,在中午打坐后做。
113、每天按摩脖子二八一十六下,已许多年;用双手向斜上方交错按摩,在中午打坐后做。
114、每天鸣天鼓八八六十四下,已许多年,保护双耳(何谓“鸣天鼓”,可在网上查询)。
115、叩齿。八八六十四下,护牙,已许多年。
116、每顿饭后漱牙,已几年。
117、每天清晨饮一杯水,已十多年;开始是一杯冷水,这两年已换成一杯温开水。
118、每天用“牙缝刷”剔除牙缝杂物,因我牙缝较大,已四五年。
119每半年到“刘红牙科诊所”检查牙一次,已四五年,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修补,这样使自己永远有一副好牙。(以上五条实际也是保护我牙齿的一个“习惯配方”,你可以想象这“习惯配方”对保护自己牙齿的巨大作用)
120、每天用“巫”的发音,轻声享唱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样优美舒缓的旋律,以纠正自己演讲时两大发声问题──一是用力点错误,用在嗓子上(应用力在头顶部);二是缺少口腔共鸣,口腔没打开(应打开口腔,使自己做到“字正腔圆”。详情可在网上查询“助我征服嗓子难题的‘恩师’”)。这是2009年1月16日我从我的“恩师”──中央音乐学院赵世民老师那儿学来;现在天天有事没事,我都会轻声用“巫”声哼唱各种优美舒缓的小调,已完全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对征服我嗓子常哑的短板起到了核心的、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还使我时时沉浸在一种极美妙的“气功态”(可网上查询)中,对我身体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121、演讲时用保温杯喝温水,这也是保护嗓子的重要一环。因为演讲时你会全身心地投入,此时嗓子像烧红的碳似的,如果你喝刚从冰箱里拿出的矿泉水,也许就只一下,就把你嗓子给激坏了。
122、能用轻声时尽量用轻声。演讲者演讲通常都会慷慨激昂,因为他表达的往往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知识,而是自己极强烈的人生感受、人生体验,因此这种“慷慨激昂”常常是情不自禁的,而不是故意的、人为的。这样的状况对嗓子当然是极大的考验,更何况像我这样一讲就是半天、甚至一天。因此我千百次地提醒自己能轻声时一定要尽量轻声,以保护自己的嗓子,现在这一习惯已基本养成。从这一习惯的培养过程使我深知,有的习惯养成是极难的,有的习惯养成是极易的,因此所谓“二十一养成习惯”只是一个大概的平均数。
123、掌握演讲每月的按排节奏,这也是保护我嗓子的极重要一环。因为嗓子再好,毕竟是肉做的;因此对每月演讲的场次、节奏,我都有自己严格要求,除非特殊情况,我通常只讲半天;讲课不能天天连续,应有一定的间隔;每月还尽量能有几天连续休息,以备嗓子发生问题时作应急处理;每年的旅游,当然也是保护嗓子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124、决不“要风度不要温度”。人的许多健康问题来自“要风度不要温度”。“不要温度”感冒发烧了,不仅对我们整体健康有极大的摧毁力,而且对嗓子的摧毁力更大。据说梅兰芳为保护嗓子,只是到莫斯科访问时感冒了一次;我听后极为感慨。因此这许多年我对自己穿衣保暖可以说十二分谨慎、小心;现在快十年了,我只发生过几次小感冒。而对此,我不敢说大话。因为我发现人一说大话,问题往往会接踵而至,不知你有何这种感受?(以上五条,是保护我嗓子的“习惯配方”。这“习惯配方”可以说攻克了我演讲事业的一块短板──严重的慢性咽炎──演讲后常声音嘶哑、甚至失声。)
125、不用麦克。现在我在清华讲课,如果学员在一百人以下,已不用麦克,这习惯已近一年;这是攻克了嗓子难题后才有可能养成的习惯;而过去我不仅用麦克,而且总嫌麦克有问题还花了二三千元自备了一套麦克。

126、用头作笔,柔和地写繁体字“鹤”,计八八六十四下。这习惯1997开始,因为当时脖子酸疼,检查出颈椎增生,便养成此习惯。现在十五六年过去了,脖子早不再酸疼。此动作在每次游泳前做。
127、站立式“背飞”──双脚站稳,头带脖、带胸尽可能后仰;双手在后背相握,尽可能在身后向上举起;如此一前一后,相向渐渐用力,默念八八六十四下,是对颈椎周围、双肩肌群的很好锻炼,对预防这些部位关节疾病极为有益;我是从电视上看到的,现在也是在每次游泳前做,已有二三年了。
128、劈叉。从差不多十年前我开始练劈叉,现在已颇标准。练时扶着椅背,默念八八六十四下即可,一分钟都不用;我现在也是在每次游泳前做。只要你认真养成习惯,终有一天,你也能劈开双腿;但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若拉伤了,得不偿失!
129、双脚尽可能叉开,徐徐弯腰向下,两手握住脚后根,让头渐渐接近地面,默念八八六十四下即可。这是十多年前我四姐教我的一种功,我一直坚持至今,现在也是每次游泳前做,头顶早已能触地。
130、双脚并拢,手指渐渐向下,弯腰低头,默念八八六十四下,使手指、手掌渐渐触地,但膝盖不要弯曲。这是“形神桩”气功中的一节,我已练十多年,应循序渐进,目前我掌根早就能触地了;这对拉开我们后背从足根到脖子的那条大筋非常有益,也有助于整个后背气血的畅通;这节功我现在也是在每次游泳前做。
131、游泳。这习惯已近十年,在我们小区会馆的游泳池游,一年近200次左右,不是天天去。上课、出差、实在时间紧就不去了。从中也可看到习惯不是教条的、机械的,是有相当灵活性和自由度的;实在太紧张,你给自己放一二天假也未尚不可。此外,为节省时间,各种习惯完全可采取“一举两得”“一举多得”的方法。如我前面讲的“天天念经”,我每天是边仰泳边念经,是不是“一举两得”?我前面讲的“劈叉”“站立式‘背飞’”等习惯,我每天是借游泳前做准备动作时练,是不是“一举多得”?!而我这里说的“每天”,当然是一种略带文学性的用词,请不必过于较真。
132、桑拿。我游泳后就去蒸桑拿,这习惯也近十年。好处当然不必细说,一定有很多。
133、冰火浴。我从五六年前开始练“冰火浴”,这是从报上学来的。据说香港大老板霍英东六十岁得了淋疤癌,一切医学手段用过后就练这种“冰火浴”:先桑拿──“火”;再跳入冷水池──“冰”;再回到桑拿──“火”;报上说这是一种极好的血管体操,也能大大提升人的免疫力。霍英东这样练了,再加上其它手段,结果活到84岁。我看后仔细研究,发现自己完全可以尝试,而且我们会馆正好也备有冷水池,于是从五六年前开始,我便循序渐进,养成了这一习惯。后来我发现这习惯对我好处很大,不仅提高了整体健康水平,而且对皮肤益处很大,使皮肤渐渐变细、变光洁、甚至变成了像古天乐似的健康古铜色。因此“冰火浴”我几乎天天洗,清华上课一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到会馆洗这“冰火浴”,洗完后周身的疲劳仿佛一扫而空。至于这一天的游泳,也就免了;因为我半天讲课,来回已一刻不停地几乎走了三小时,再去游泳,这运动量就过了,你说对吗?因此习惯是掌控在我们手里的既高效又驯服的工具,你完全可以把它应用得很灵活、很萧洒、很艺术、很得心应手!
134、每次半天演讲,必换两身内衣。由于我演讲极为投入,一上讲台仿佛就忘却了一切,因此我每次演讲内衣常常湿透;而这与我几十年的腰髋筋膜炎引起了尖锐的冲突。为此,我每半天演讲养成了必带两身内衣换掉的习惯,一身在课间休息时换,一身在最后结束时换,自从养成了这一习惯,上述冲突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135、家庭医生、家庭按摩。我曾患有几十年极顽固的腰、髋、肩、背“慢性多发性筋膜炎”,这顽疾可以说造成了我前几十年肉体上最大的痛苦;它时好时坏、迁延难愈,在我后背到处游窜,给我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痛苦;最厉害时我腰髋疼得走路都会一瘸一拐(我强忍着,旁人也许难以觉察);我一坐下,腰髓就如坐在了冰窟窿里,因此我自制了一条超厚的棉围裙,写作时围着。为此,我当然想尽了办法,可以说前几十年我的几乎所有健身手段都是用来对付这顽疾的;但它依然固我,为非作歹,难以驯服。而在大该五六年前,正好有一位很有经验的按摩师杨社华大夫可以上门按摩,而且收费也不贵,我便请他上门;经一段时间按摩后我发现他的按摩手法──用胳膊肘顶尖处按摩我后背那一个个几十年形成的极顽固的“筋疙瘩”──对我那顽疾是对路的,我现在需要的正是那种“愚公移山、滴水穿石、铁杵也能磨成针”的顽强和坚韧,而我正好又是所谓的习惯专家;于是我认真思考了种种可行性后(包括经济上的可行性),下决心把杨大夫上门按摩变成习惯──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而没想到就经过杨大夫──我的“恩人”──这五六年来百次、千次、万次、几十万次,甚至上百万次地用他那坚韧有力的胳膊肘一次次按摩,再配以由以上“桑拿”“冰火浴”等种种习惯联合组成的“习惯配方”,我腰、髋、肩、背那一个个如此顽固、如此深埋如地雷般的“筋疙瘩”终于向我交械投降了!朋友,从这一过程,使我更坚信了“习惯”“习惯配方”那惊天伟力,它简直就是我们这世上那一盏最奇妙的神灯,仿佛能助你实现世上任何目标、征服世上任何难题、攻克世上任何顽疾!!!!!!
136、提肛。每天八八六十四下,在中午打坐前。这习惯已十五六年了,因当时肛部问题很大,几次急经发炎,弄得我十分狼狈。后来医生说,这是年纪大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所造成的。于是我开始练此功,天天雷打不动,让肛部用力一收一放,锻炼肛部四周肌群的力量;没想到这之后不久,肛部那难题就解决了,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137、吃“西红柿素”。五六年前体检,发现我有轻度前列腺肥大,晚上要起夜,这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大问题,发展下去,问题会越弄越复杂。当我知道“西红柿素”对其有特效后,我天天吃,变成了习惯。现在我晚上基本上就不用起夜了。通过以上种种使我深深体会到,俗话说的“得病如山崩,去病如抽丝”,这一点不假;实际许多慢性病最难的不是有没有相应有效的方法、手段、药物,最难的是我们有没有“去病如抽丝”般的耐心;而如今有了“习惯”那神奇的力量,这“去病如抽丝”般的耐心就变得再容易不过、再简单不过了,你说对吗?
138、天天吃一粒辅酶Q10,已一年多。这是一种保护心脏的保健品。我前几年体检,心电图有些不正常;但进一步检查,心脏没有什么大问题,不必服用什么特殊的药物,而且至今也没有任何不适;我爱人是大夫,建议我服用这辅酶Q10,以保养心脏。
139、天天吃“三参片”,已有两年,也是为了保护心脏。
140、天天中午打坐时在手腕戴上一种“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这是用激光击碎血液中的大颗粒,以改善血液循环,是一种纯物理方法,对人体有益无害。此习惯我也已两年;因为是打坐时顺便做的,“一举两得”,因此实际我一分钟也没多化。
141、从三四年开始,我们家每天吃两顿,已成习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和我爱人都有发胖的趋势,而这肥胖不仅影响形像,对健康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此外,我们如今的主要倾向已不是营养不足,而是营养过剩,因此我们下决心由三顿变为两顿。后来我们发现,这一天两顿符合两千多年来佛教的养生之道,佛教徒不仅吃素,而且每日两顿,过午不食;实际当年清朝皇帝也是每日两顿;而我国陕西许多农村至今仍有每日两顿的习俗。
142、每日称体重,在清晨上完洗手间后,从2011年8月18日开始,一直至今。这是因为当时发现自已身体有些微胖,如怀孕三四个月,自己看着就别扭。于是就用一种减肥食品17天减了7斤。减完这7斤后,身材就变得颇标准了;为了保持这一标准体重,保卫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胜利果实,我家便特地买了一台质量可靠的机械磅秤,我天天称;一旦发现有情况,我就立刻采取措施,在其后一两天少吃一顿或两顿来调节;这样做的结果非常有效,常常立竿见影;因此我的胖瘦现在可以说很适中,完全掌控在我手中。
143、每顿吃七八成饱,这也已成习惯。据我国食品专家李里特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做过实验,发现原生生物寿命一般为七天,当限制食物的热量后,寿命可延长至十三天;对大鼠来说平均寿命23个月,而实施节食的大鼠寿命可达33个月”。也有专家指出,饱食程度最好的应是古希腊的“黄金分割率”──0.618,我感觉有道理。因为就我自己而言,饱食了会很不舒服,但少食些反而很舒服。(以上几个习惯不妨称为“减肥习惯配方”,当然还应加上我前面所说的游泳等运动习惯)
144、上电脑双脚撬在桌上。这在你看来肯定不是个好习惯,上不了大雅之堂;但我在家中、这习惯就无伤大雅、而且对我还极为有益了。为什么?因为我多年站立演讲的结果,就自然患了下肢静脉曲张这职业病。后来我明白其解决的方法之一,便是尽量使自己下肢上撬,便于静脉回流。知道了这一方法后,我便养成了这一习惯。因此你知道我现在上电脑是何一幅图画吗?!──是我舒坦地靠在我的转椅上,双脚搁在写字台电脑两侧,汉王手写牌置于我的下腹,大尺寸的屏幕离我一公尺又余,屏幕上的字幕是三号宋体,我的手随着我的思绪在手写扳上舞动,我边写作还边用汉王笔“一举两得”地练着行书……你看,这是一幅多自在、多萧洒、多奇特的图画啊!而就在这日复一日的自在、萧洒、奇特中,不仅我一本本书一定会捧献给你、我的行书一定会一天天长进,而且我的静脉曲张始终未能肆意发展,给我阻击在了我健康的安全线之外。看,这多有意思、多有乐趣啊!
145、不吸烟。这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我家兄弟姐妹八个,家境贫困,父亲无经济能力吸烟,我们兄弟几个自然也就养成了这个不吸烟的习惯。
146、不喝酒。这习惯也是从小养成的;但现在想改进,改成少量喝酒,喝红葡萄酒,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
147、不用手机。我的手机唯一的用途,是每天清晨4点将我振动叫醒,此外没任何用途。之所以这样,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当年清华如此一个重病号能有今天,已属不易,因此一定要千万百计保护自己的健康,让自己清净些;而拿了手机,这清净肯定就办不到了。

八、善待生命

148、简单。把复杂事情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能了断的事,一定尽快了断;能退让的事,一定立刻退让;能私了的事,一定马上私了,这样就为自己节省了大量时间。
149、基本不用名片。我这几十年基本不用名片,道理与上面同──尽量保护自己;因为如果忙得晕头转向而没有了健康,那一切就无从谈起。但“基本不用”,不是“绝对不用”,也有适当灵活性。
150、勇于说“不”。许多能谢绝的邀请、邀约、宴请,要勇于说“不”。这样的益处,既保护了健康,又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又便于自己把精力集中在刀刃上,还能把人生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别看我养成了如此多习惯,也做了不少事,但我总的生活状态是属于优哉游哉型的,而非疲于奔命型的。
151、上网玩游戏,每次30分钟左右。这是我五六年前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为的是让自己既有适当的娱乐,又不致失控。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多少人因网瘾毁掉了自己,还常常因难以自拔而痛苦万分。明白了这一点,我就用我的“一分钟傻瓜日志”来养成这一习惯。如今虽难勉有超时的;但超出时间越长,内心的压力就会越大,产生的负疚感就会越强,因此至今似乎从未失控过。
152、不“网上聊天”。我用电脑已近十年,从未上网聊过天;我相信就我而言,这一习惯一定利大于弊。
153、谨慎。谨慎是我这些年养成的一大习惯,无论说话、做事、甚至行走都要注意谨慎。我认识的一位某兵总部的老政委,身体好极了,八十多岁了,三九天也一身单衣。但没想到一次在自已大院骑车,居然不小心给自己大院的战士开车撞死了,多可惜啊!
154、系安全带。这是我拿到驾照第一天起,就严格要求自己养成的习惯。现在十多年了,不管是自己驾驶还是坐别人的车,我必会习惯性地系上安全带;不系,心里会觉得很不自在。
155、保持安全距离。我开车一定与前车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如果不养成这个习惯,一是你很容易追尾;二是你后面的车也容易追尾。为什么?因为你离前车过近,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那你后面的车岂不很容易追你的尾?
156、绝对不说我的安全开车记录,这是我坚持了十多年的习惯。因为一旦你说了,就很容易因麻痹而放松警惕;而对于我们自己如此宝贵的生命,我们当然无论如何也不能作儿戏。
157、养宠物。我们家养宠物的习惯已有十多年了,是两只银狐,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
158、边溜狗,边散步,边练“巫”,一举两得、一举多得。我前面所说的训练“巫”音,主要是借每天溜我们家小狗时练的。我每天早晨是写作结束后出门溜狗,冬天七点半左右,一边溜,正好又一边休息、一边锻炼。
159、一定在我校甲所餐厅用早餐。我每次早晨到我校讲课,如果上课是8:30,为错过北京拥堵高�,我一定6:30左右就自己驾车前往(如不堵,实际车程只需25分钟左右);到了学校,我一定到我校甲所餐厅用餐,因为那是我校环境最幽雅、卫生条件又最好的餐厅,这已有五六年了。从这习惯看到,实际成了习惯,我们生活就简单化、规律化了,这样既省时,又省心,何乐不为呢?!
160、如何最得体?在一个公共场合如何讲话最得体,这是我最近要求自己养成的思维习惯──究竟讲什么主题?用什么题材?如何讲?时间多长最合适?怎样讲到大家心里?怎样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种种都是应考虑的。而我这方面尚有欠缺,因此我用以此习惯来弥补;现已记入我的“一分钟傻瓜日记”,我相信天天提醒的结果,这一思维模式一定会很快成为我的思维习惯。
161、如何最高效?爬山,一定有一条最短的路;做任何事,一定有一种最高效的方法。要让生命既快乐,又有意义,有富有效率,以上思维模式已渐渐成了我的习惯。
162、最佳照相术。照相时问对方“西瓜甜不甜──?”;当对方回答“甜────”时,立刻按下快门,这是一种远比“茄子”更好的照相术。用此法照的相每张微笑都极为自然。此术我早已成习惯,并正在大力推广。
163、经济上始终“量入为出”“有多少水,和多少泥”。因此我们从未举债,日子过得很舒心。
164、“旅游出差备忘录”。我专门设计了这份备忘录,上面有旅游出差备忘的几十个条款,每次临走复印一份,对照着一一打钩,十分实用,已许多年。
165、每年都按排国内外旅游,这已成多年习惯。目前国内我只是西藏还没有去,国外我和我爱人已去了欧、美、澳、亚洲许多国家,这使我们既眼界大开,又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千方不要以为习惯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实际她是我们人生甜蜜、人生幸福的最好伴侣!
166、没感到竞争的压力。如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但我非常奇怪,从未感到竞争的压力。我清华毕业至今,从未用到过我的毕业证书,以至毕业证书早已不知去向。我认为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也许在于一个处处在习惯上下大功夫的人,他主要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67、修身不止,永不停步。由于习惯给自己带来如此巨大的益处,因此我至今年近古稀,还在不断培养好习惯,还在不断修身,且对此兴趣无穷,乐此不疲。因此我认为,习惯决不是青少年的专利,也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的一大诀窍!
168、充满信心,绝不惧怕。我如今对未来充满信心,绝不惧怕。就以健康为例,仿佛来什么病都不可怕。为什么?因为万一来,我早就有充分准备,而且这种准备完全有章可循──一、决不拖延,在第一时间出击;二、充满必胜信心,战略上藐视它;三、战术上依照“三分治,七分养,十分护”的理念,立即设计出一个极有�对性的“习惯配方”,然后调动一切能调动的力量,打一场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的持久战;四、“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即使最后敌强我弱、寡不敌众,那我也一定会牺牲得很英勇,很壮烈、问心天愧、此生无憾!!!…………
    
        以上就是我这许多年养成的168种习惯(主要是这十几年),这其中还不包括每天刷牙、洗脸,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当你看了我这168种习惯,你一定会发现,实际你自己就有大量好习惯,只是从来没认真思考、整理过而已。而从理论上讲,人的行为大部分是定型的,少部分是不定型的;而这定型的行为中,只有少部分是天生的,绝大部分是后天不断重复而形成的习惯;因此我们的命运实际主要由这两部分行为所形成的“性格”所决定。而在我们后天形成的无数习惯中,一定有良好的、不良的、或无所谓良也无所谓不良的;因此以我之见,人之习,犹如家之规、国之法、天之道;天有天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人有人习;所谓 “修道”、“修德”、“修身”、“修心”、“修灵”……其本质修的,便是这个囊括了我们每个人整个“道、德、身、心、灵”的习惯体系,就如一个国家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法制体系一样,使其变得更优秀、更健康、更快乐、更高效、更令自己和社会满意,这也就是卓越的自我管理。由此可见,“习惯”决不是简单两个字,而是我们一生要走的路,是一条通向我们人生幸福、圆满的康庄大道!!!
  

终极快速学习法(Scott Young一年自学完MIT 33门课的心得)


来源: 王猫叔的日志

11042012 更新:


中文版见译言网,请点击此处


感谢赵志宏的留言。


-- 


这篇文章实在太棒了,绝对是我在Study Hacks看过最有共鸣的一篇文章。不转不是中国人。


如果你是学生或者工作了还想继续学习完善自我,请花点时间阅读以下内容。


转自Study Hacks,本人不拥有文章版权。


--


Mastering Linear Algebra in 10 Days: Astounding Experiments in Ultra-Learning


Scott Young
October 26th, 2012


 


The MIT Challenge


My friend Scott Young recently finished an astounding feat: he completed all 33 courses in MIT’s fabled computer science curriculum, from Linear Algebra to Theory of Computation, in less than one year. More importantly, he did it all on his own, watching the lectures online and evaluating himself using the actual exams. (See Scott’s FAQ page for the details of how he ran this challenge.)


That works out to around 1 course every 1.5 weeks.


As you know, I’m convinced that the ability to master complicated information quickly is crucial for building a remarkable career (see my new book as well as here and here). So, naturally, I had to ask Scott to share his secrets with us. Fortunately, he agreed.


Below is a detailed guest post, written by Scott, that drills down to the exact techniques he used (including specific examples) to pull off his MIT Challenge.


Take it away Scott…




How I Tamed MIT’s Computer Science Curriculum, By Scott Young


I’ve always been excited by the prospect of learning faster. Being good at things matters. Expertise and mastery give you the career capital to earn more money and enjoy lifestyle perks. If being good is the goal, learning is how you get there.


Despite the advantages of learning faster, most people seem reluctant to learn how to learn. Maybe it’s because we don’t believe it’s possible, that learning speed is solely the domain of good genes or talent.


While there will always be people with unfair advantages, the research shows the method you use to learn matters a lot. Deeper levels of processing and spaced repetition can, in some cases,double your efficiency. Indeed the research in deliberate practice shows us that without the right method, learning can plateau forever.


Today I want to share the strategy I used to compress the ideas from a 4-year MIT computer science curriculum down to 12 months. This strategy was honed over 33 classes, figuring out what worked and what didn’t in the method for learning faster.


Why Cramming Doesn’t Work


Many student might scoff at the idea of learning a 4-year program in a quarter of the time. After all, couldn’t you just cram for every exam and pass without understanding anything?


Unfortunately this strategy doesn’t work. First, MITs exams rely heavily on problem solving, often with unseen problem types. Second, MIT courses are highly cumulative, even if you could sneak by one exam through memorization, the seventh class in a series would be impossible to follow.


Instead of memorizing, I had to find a wa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itself.


Can You Speed Up Understanding?


We’ve all had those, “Aha!” moments when we finally get an idea. The problem is most of us don’t have a systematic way of finding them. The typical process a student goes through in learning is to follow a lectures, read a book and, failing that, grind out practice questions or reread notes.


Without a system, understanding faster seems impossible. After all, the mental mechanisms for generating insights are completely hidden.


Worse, understanding is hardly an on/off switch. It’s like layers of an onion, from very superficial insights to the deep understandings that underpin scientific revolutions. Peeling that onion is often a poorly understood process.


The first step is to demystify the process. Getting insights to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largely amounts to two things:



  1. Making connections

  2. Debugging errors


Connections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provide an access point for understanding an idea. I struggled with the Fourier transform until I realized it was turning pressure to pitch or radiation to color. Insights like these are often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something you do understand and the material you don’t.


Debugging errors is also important because often you make mistakes because you’re missing knowledge or have an incorrect picture. A poor understanding is like a buggy software program. If you can debug yourself in an efficient way, you can greatly accelerate the learning process.


Doing these two things, forming accurate connections and debugging errors, is most of creating a deep understanding. Mechanical skill and memorized facts also help, but generally only when they sit upon the foundation of a solid intuition about the subject.


The Drilldown Method: A Strategy for Learning Faster


During the yearlong pursuit, I perfected a method for peeling those layers of deep understanding faster. I’ve since used it on topics in math, biology, physics, economics and engineering. With just a few modifications, it also works well for practical skills such as programming, design or languages.


Her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method:



  1. Coverage

  2. Practice

  3. Insight


I’ll explain each stage and how you can go through them as efficiently as possible, while giving detailed examples of how I used them in actual classes.


Stage One: Coverage


You can’t plan an attack if you don’t have a map of the terrain. Therefore the first step in learning anything deeply, is to get a general sense of what you need to learn.


For a class, this means watching lectures or reading textbooks. For self-learning it might mean reading several books on the topic and doing research.


A mistake students often make is believing this st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many ways this is the least efficient stage because the amount you can learn per unit of time invested is much lower. I often found it useful to speed up this part so that I would have more time to spend on the latter two steps.


If you’re watching video lectures, a great way to do this is to watch them at 1.5x or 2x the speed. This can be done easily by downloading the video and then using the speed-up feature on a player like VLC. I’d watch semester-long courses in two days, via this method.


If you’re reading a book, I would recommend against highlighting. This is processes the information at a low level of depth and is inefficient in the long run. A better method would be to take sparse notes while reading, or do a one-paragraph summary after you read each major section.


Here’s an example of notes I took while doing readings for a class in machine vision.


Stage Two: Practice


Practice problems are huge for boosting your understanding, but there are two main efficiency traps you can get caught in if you’re not careful.


#1 – Not Getting Immediate Feedback


The research is clear: if you want to learn, you need immediate feedback. The best way to do this is to go question-by-question with the solution key in hand. Once you’ve finished a question, check yourself against the provided solutions. Practice without feedback, or with delayed feedback, drastically hinders effectiveness.


#2 – Grinding Problems


Like the students who fall into the trap of believing that most learning occurs in the classroom, some students believe understanding is generated mostly from practice questions. While you can eventually build an understanding simply by grinding through practice, it’s slow and inefficient.


Practice problems should be used to highlight areas you need to develop a better intuition for. Then techniques like the Feynman technique, which I’ll discuss, handle that process much more efficiently.


Non-technical subjects, ones where you mostly need to understand concepts, not solve problems, can often get away with minimal practice problem work. In these subjects, you’re better off spending more time on the third phase, developing insight.


Stage Three: Insight


The goal of coverage and practice questions is to get you to a point where you know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This isn’t as easy as it sounds. Often you can be mistaken into believing you understand something, but don’t, or you might not feel confident with a general subject, but not see specifically what is missing.


This next technique, which I call the Feynman technique is about narrowing down those gaps even further. Often when you can identify precisely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that gives you the tools to fill the gap. It’s the large gaps in understanding which are hardest to fill.


The technique also has a dual purpose. Even when you do understand an idea, it provides you opportunities to create more connections, so you can drill down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The Feynman Technique


I first got the idea from this method from the Nobel prize winning physicist, Richard Feynman. In his autobiography, he describes himself struggling with a hard research paper. His solution was to go meticulously through the supporting material until he understood everything that wa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hard idea.


This technique works similarly. By digesting the big hairy idea you don’t understand into small chunks, and learning those chunks, you can eventually fill every gap that would otherwise prevent you from learning it.


For a video tutorial of this technique, watch this short video.


The technique is simple:



  1. Get a piece of paper

  2. Write at the top the idea or process you want to understand

  3. Explain the idea, as if you were teaching it to someone else


What’s crucial is that the third step will likely repeat some areas of the idea you already understand. However, eventually you’ll reach a stopping point where you can’t explain. That’s the precise gap in your understanding that you need to fill.


From that gap, you can research the answer from a textbook, teacher or online. Generally, once you’ve narrowly defined your misunderstanding it becomes much easier to find the precise answer.


I’ve used this technique hundreds of times, and I’ve found it can tackle a wide variety different learning situations. However, since each might be slightly different, it may seem hard to apply as a beginner, so I’ll try to walk through some different examples.


For Ideas You Don’t Get At All


The way I handle this is to go through the technique but have the textbook open to the chapter explaining that concept. Then I go through and meticulously copy both the author’s explanation, but also try to elaborate and clarify it for myself. This “guided” Feynman can be useful when trying to write anything on your own would be impossible.


Here’s an example I used for trying to understand photogrammetry.


For Procedures


You can also use the method to fully understand a process you need to use. Go through all the steps and explain not only what they do, but how they execute it. I would often go through proof techniques by carefully explaining all the steps. I also used it in understanding chemical equations or in organizing the stages of glycolysis in biology.


You can see this example I used when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o implement grid acceleration.


For Formulas


Formulas should be understood, not just memorized. So when you see a formula, but can’t understand how it works, try walking through each part with a Feynman.


Here’s an example I used for the Fourier analysis equation.


For Checking Your Memory


Feynmans also offer a way to self-test your knowledge of the big ideas for non-technical subjects. Being able to finish a Feynman on a topic without referencing the source material means you understand and can remember it.


Here’s one I did for an economics class, recalling the concept of predatory pricing.


Developing a Deeper Intuition


Combined with practice questions, the Feynman technique can peel those first few layers of understanding. But it can also drill deeper if you want to go from not just having an understanding, but to having a deep intuition.


Understanding an idea intuitively isn’t easy. Once again, getting to this point is often seen as a quasi-mystical process. But it doesn’t have to be. Most intuitions about an idea break down into one of the following types:



  1. Analogies – You understand an idea by correctly recognizing an important similarity between it and an easier-to-understand idea.

  2. Visualizations – Abstract ideas often become useful intuitions when we can form a mental picture of them. Even if the picture is just an incomplete representation of a larger, and more varied, idea.

  3. Simplifications – A famous scientist once said that if you couldn’t explain something to your grandmother, you don’t fully understand it. Simplification is the art of strengthening those connections between basic components and complex ideas.


You can use the Feynman technique as a way of encouraging these types of insights. Once you’ve gotten past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a, the next step is to go further and see if you can explain it using som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methods above.


The truth is plagiarism is okay too, and not every insight needs to be unique. Understanding complex numbers as being two dimensional is hardly original, but it allows a useful visualization. DNA replication working like a one-way zipper is not a perfect analogy, but so long as you understand where it overlaps, it becomes a useful one.


The Strategy to Learn Faster


Learning faster doesn’t need to be a trick to work well. It simply means recognizing what is actually going on when we reach a new level of insight and finding tools to help us reach those stages consistently.


In this article I described learning as being three stages: coverage, practice and insight. This gives the false impression that these three occur always in distinct phases and never overlap or repeat.


In truth you may find yourself going between them in a loop as you successfully peel down to deeper layers of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time you read a chapter you may get only superficial insights, but after doing practice questions and building intuitions, you may go back and read for deeper understandings.


Applying the Drilldown Method for Non-Students


This process isn’t one you need to be a student to apply. It also works for learning complex skills or building expertise on a topic.


For skills like programming or design, most people follow the first two stages. They read a book teaching them the basics, then they practice with a project. You can extend that process however, and use the Feynman technique to better lock in and articulate the insights you create.


For expertise on a topic,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prior to doing coverage, you need to find a set of material to learn from. That could be research articles or several books on the topic. In either case, once you’ve defined the chunk of knowledge you want to master, you can drill down and learn it deeply.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join Scott’s newsletter and you’ll get a free copy of his rapid learning ebook (and a set of detailed case studies of how other learners have used these techni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