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博士磨难》读后感

闲来浏览豆瓣,看到豆友都在看一本书,而且是免费的电子书,这一点很吸引人。于是上网找来看,一看果然欲罢不能。这本书就是2012年夏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Philip Jia Guo(郭伽)的《博士磨难》(The Ph.D. Grind[1]。该书写得很好,与博士相关的许多人都值得一读,虽然是美国的计算机博士,而且只有华人这样一个和我们有密切联系的地方,但许多真知灼见却少见的犀利。我个人的感觉是我看到的有关博士学习最好的一本书,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于认识博士和计算机专业等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我个人判断英文文笔好坏的标准是流畅性和词汇量,这次我虽然可以很流畅和迅速地浏览,但为了更深入细致地了解细节,还是不得不借助词典辅助,由此可见他的词汇量和娴熟运用是如何了得。这也是让我惊讶于一个美籍华裔人有这样的成就,直到我在网上还看到Philip的其他著作时,才发现为什么他的文笔如此之好。2007年,Philip的第一本书《走走停停:一个移民孩童的全球之旅》(On the Move: An Immigrant Child's Global Journey, Whittier Publications[2]出版,书上说他跟随父母周游三个国家,不得不适应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练就了如此精湛的语言能力。他的妈妈,按照他在书上的介绍,我搜索了发现应该是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社会学系、亚裔研究学系周敏教授[3]。周教授的研究主要关注亚裔移民在美国社会的文化适应和社会融入问题,所以有这样的妈妈教育,Philip应该是非常幸运的。

言归正传。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大加推崇,是因为我和Philip几乎同时毕业,都是在今年夏季毕业的。虽然经历不同,但其间的体味却有惺惺惜惺惺、相见恨晚之感。我也有意书写自己过去4年博士生涯的点点滴滴,特别是读了他的回忆录以后更加有了这种强烈的愿望。但无奈时间捉襟见肘,而且其中也有许多不便于示外人的信息[4],所以不得不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只言片语就通过私下的沟通和这篇读后感来抒发吧。

这本书的结构很简洁,就是像流年账簿一样将他的博士六年一章一章铺展开来:下坡路—开端—复发—中场休息—重新启动—量产—尾声。不过作者在每一年都有一些独特的经历和体会,并得出一些心得,让我们从这些个案中读出规律性的东西。书中描述的生活是我在过去几年再熟悉不过的了。

选导师,首先考虑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但更应该考虑未来的合作前景。一二年级的博士生都是干体力活的,脏话、累活都要你来承受,就像NBA里的板凳球员一样,你要等到你的师兄师姐们接近毕业,你才有可能染指团队领导者,做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高层次工作。这种情况在理工科方面比较典型,但现在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也越来越普遍,因为编书、写材料的任务也很繁重。日复一日的跑程序、调试程序、查找bug,这种枯燥而且可能无望的生活,可能会将许多人逼疯甚至半途而废。但最后坚持下来,并且找到一些规律的人,会从中有所收获。而且你做这些看似“无用功”的工作,其实可能会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你今后高层次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正如Philip所言,早年的挣扎和煎熬并非完全是损失,因为没有这些挣扎和煎熬,你就很难获得未来选题的启迪和所需的能力。所以,不要抱怨,先去尽力做好它。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讲求人际关系,尤其是和老板的关系,不要去冒犯他,尤其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虽然Philip有来自NSF等的资助,但他仍然对导师毕恭毕敬。不过,当你发现你的导师缺乏组织能力,而且和你存在“激励不相容”的问题时,你就需要考虑是否需要独立或换导师了。否则,你很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Philip也谈到了独立性和自由的重要性。因为有来自外部的资助,他得以超脱导师的束缚而更加自由和独立地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并有可能结交更多的校内外合作者。这固然有利于研究活力的迸发,但在刚开始却让他屡屡碰壁,甚至找不到北。所以,学术独立和自由是奢侈的,你需要在具备一定的能力以后,才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否则都是奢谈。但一旦你通过学生训练获得了自信并有了非常有前景的选题时,你就要“自己指导自己”,担当教授的角色,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这份自信是必要的。

毕业条件方面,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要求的确不低,你需要最顶尖的期刊或会议论文录用至少3篇,而且必须你是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的都不行,因为你无法写入博士论文。二流会议和一般讨论工作坊的论文就弱了许多,可能很难支撑你去毕业。而且你需要3位答辩委员会成员,其中一位是导师,另外两位则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决定你能否毕业。为了达到毕业条件,你会满篇读到Philip的煎熬和无助。但没办法,你还是得去应对它。这就是战场。

作者选题的时候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要选择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即那些重要的、能够引起关注且可以发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听取尽可能多的人的反馈很重要,通过不断的咨询和打磨,你会更加坚信,你的研究也更加具有指向性,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但有时候,你也不得不要来回折腾,作者参加导师的Klee项目就是例证。先是参加,黯然离开,然后又厚着脸皮回来,再离开……重要的是你要认识到你是否选择对了,所以要有独立性和自我判断力。

真正的研究很少是在真空中完成的,你需要来自实际工作者反馈的现实问题,为你指明研究的真正方向。所以,Philip也探讨了学术研究中如何平衡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矛盾需求的根本问题。他最终选择了后者,投身实践界,为更多还在计算编程中煎熬的人们提供实用性的技术工具。不过,好心有好报,他的选择并没有因此而无法顺利毕业,反而这种投身实践界的选择让他能够满足毕业的学术标准,虽然过程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但正如作者所言,学术研究是为了获得经过确证的理论,而不是不断打磨的产品。大量研究构造的模型最终都被丢入故纸堆或束之高阁,未能被推广到社会中大量使用,的确是一个遗憾。而跨界地将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结合,显然是Philip更乐于贡献的方向,因为你可以获得更多的尊敬。

选题之后,Philip的学术习惯很好,就是上网看看是否有人做了,你是否可以做的更好。这就是文献综述。拾人牙慧在学术界是令人耻笑的,而且也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更为重要的是,别人提前发表了,门槛可能就会提高,而你再想抱着最初的朴素想法进入就难上加难了。而最难的是将你的选题落实,通过不断的试错、编程和实验,论证其重要性和独创性。这一点就和天马行空不一样了,它需要执行力,需要坚持和执着。他在将产品推广时也遇到了难题,为了实验不得不是祈求人们尝试新技术。而且问题常常发生得没有任何征兆,以至于你不得不尴尬收场。人们对第一印象很注重,如果第一次搞砸了,就很难再次获得信任。而且人们都希望用老的保守的可靠办法,对创新还是有些踟蹰,所以厚脸皮也很重要。

导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如果导师和你的激励不相容,那么你就很难成长。常常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你十万火急希望投稿,但导师却不咸不淡,这种情况可能会令许多学生恼火。但实际上想一想,导师已经拿到终身教职,更多考虑的是野心勃勃的宏大主题研究,你的小打小闹他是不会感冒的。而且导师需要的是执行者,是将其愿景落地执行的体力劳动者。所以,Philip发现,饥渴中的助理教授为了谋求终身教职,会非常愿意合作。就师兄师姐们来说,进入劳动力市场争夺有限教职的博士候选人很少有激励去发表论文,而只有刚刚入门和为了获得毕业论文标准的博士生才会全情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德高望重的正教授可能并非是理想的选择,特别是是他们在久久等候一个奇才学生时,你可能会成为这个漫长过程的牺牲品或垫脚石。因此,在合作之前,你需要充分认识到你未来的合作者的动机和激励。

论文发表方面,你要么认识许多“内部人”,要么和“内部人”合作,否则很难入门。这些“内部人”是细分领域的把关者,他们决定谁的论文会进入会议议程或期刊列表。同时他们也是最了解评阅人口味的人,能够投其所好地为评阅人呈上最美味可口的学术盛宴。虽然论文评阅人应该根据客观的技术标准评价,但他们也是人,也会掺杂主观判断乃至偏见,所以可能会扼杀你的创新观点,特别是当你还没有掌握他们所在的细分领域的规则时。所以,你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研究,润泽自己的语言,学会如何推销你的卖点。一项看似平淡无奇甚至可能被宣判死亡的论文,经过圣手玉笔修润,可能就会获得截然不同的好评如潮。反之,缺少这种能耐的论文,在可能被毫不留情的拒稿,哪怕它可能有闪光之处。

博士论文同发表的论文的区别在于,前者对普适性的要求可能更高,这也是为什么Philip做了5个项目,后来才发现它们都有共通性,而且都服务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那就是为编程者提供一个更加高效率和便捷的平台,让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交流、共享和贡献。不过,这一点你需要其他高人的点拨和自己融会贯通的悟性。虽然说是“写”论文,但其实到了博士论文阶段,写作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只是将发表的论文集合起来,找到一个逻辑主线穿起来,加上头尾,就差不多了。

作者通过许多“冷邮”(也即冒犯的不请自来)结识了未来的合作者和朋友,虽然更多的是碰壁,但却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和途径。我也尝试过这样寻找资源和机会,发现与国外学者沟通非常方便,但与国内学者——可能受到体制约束和长幼尊卑的文化桎梏——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机会不是等靠要,而是自己主动出击争取来的。这种时候,你需要大胆,你需要勇气,你需要恭维,你需要厚脸皮。没人会教你,残酷的学术界会打磨你的棱角,直到你很乖为止。

作者谈到了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学术界这样一个超级竞技场,只是干得好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获得有影响力的人的鼎力支持。这就是学术界的政治,虽然有人说它是“黑幕”,但当你无法改变它时,你就需要适应乃至娴熟应对它。对于学术晚辈而言,学术会议上的职业网络是其必修课,因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前景和学术声望都仰赖于此。Philip也是通过多次会议和工作坊结识了许多人,他们有幸提携他,让他可以获得机会。来自多年前的硕士导师的帮助,也让他能够进入新的领域,这些陈年旧账建立的关系网络,说不定哪天冷不丁就给你带来惊喜了,所以需要你好好维护。

作者也批评了学术界的一些做法,比如终身教职。终身教职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教授可以冒险性挑战一些宏大的问题,但其负面影响却是教授会指派学生来参与这项成功率极低的冒险项目。学生们无法拒绝,因为他们受其导师项目经费资助。这种正教授与学生之间的激励不相容,成为多数劳动密集型科研项目的通病。许多项目可能持续长达十年,而学生的生命周期却耗不起,不得不成为这一过程的牺牲品,虽然最终会有一个天才学生完成这一使命,但其中会有多少人半途而废,却没有人关心。

今天的学术界可能陷入永无休止的资助循环。正如库恩的科学范式论所言,既有的学术范式一旦建立,你就需要服从它,否则你就很难获得学术认可;没有项目资助,就很难招学生;而没有学生作为劳动力,你就无法开展高层次的研究;没有这些研究产出,你就无法获得终身教职;而且即便获得了终身教职,也还是需要重复这样一个过程,永无休止。在这场学术游戏中,胜出者寥寥无几,黯然退场者却不计其数。掌声响起,却不见落泪人悄然离场。这是一个无情的角斗场。

Google和微软的实习经历给Philip很多机会,也让他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明确订立的短期目标和持续不断的有益反馈,这让他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研究问题,也很快有了收获。这种实习经历其实反过来也对学术培养有所裨益,即导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持续不断的指导,而不是“放养”式的放任自流。

作者的微观管理或自我管理非常奏效,其实博士阶段主要是自律在发挥作用。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更加“慎独”,我喜欢这个词,因为它恰恰说明了你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渴望和控制,让你远离喧闹的娱乐活动,回归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精神境界,才能忘我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来。所以,你会在该书中看到许多次Philip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思考问题、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谋求反馈。

Philip说,他的博士成就是撞大运、个人卓识、贵人提携和夜以继日的磨砺的一个奇幻组合。作者没有选择留在学术界,而是去了Google工作。市场上没有足够多的教职等待博士毕业生,许多人不得不改行做其他工作,而不是最初的学术工作。所以有人质疑博士训练的结果与其初衷背离。不过,正如练铁人三项不是为了成为运动员一样,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足够了,因为它让你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变得强大和无往不胜。作者最后还列举了20条忠告,我这里就不赘述了,留点悬念,大家也会考虑去读一下吧。

 

另外:可以参考博友写的读后感:CS学术游戏:PhD生存指南。也很不错。


[1] http://pgbovine.net/PhD-memoir.htm。这个是电子书链接,有很多版本。

[2] http://pgbovine.net/on-the-move.htm。这个是另一本我在看的书,很不错,开篇就让我很有同感,说的是准生证的问题,我刚刚大汗淋漓地盖章回来,折腾。中国人不容易。

[3] http://www.sscnet.ucla.edu/soc/faculty/zhou/Zhou_bio_in_Chinese-July-2009.pdf。周教授和我联系,Philip的中文名字是郭伽,谢谢。

[4] 这可能是中国博士生们共同的讳莫如深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9672-599410.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